好看书吧

分节阅读 9

好看书吧【haokanshuba.com】第一时间更新《锦绣大明》最新章节。

深怕有人会改变主意也不敢拖延,只朝杨晨施了一礼,就低着头走了。

四人并没有看到在墨儿转身离开时眼中所含的怨毒来,不然他们还真说不定会改变主意。只有杨震,即便见了也不会放在心上,在他看来对方不过是个孩子,对一个心智成熟,经历过太多的成年人来说,又怎么可能真和个小孩计较,甚至动手杀他呢

在放了墨儿后,杨震才又想起一事:“大哥,我这次急着赶回来,只为让你尽早出发去武昌。只要这次郑大人立下功劳,他就会帮你重新得到参加本次乡试的机会。”

杨晨虽然心中感动,可还是道:“这事还没有个定数,我觉得还是再看看为好。想来真要有什么变数,官府那也很快会给我消息,到时出发却也不迟。”

杨震还想再说什么,突然就明白了其中原由,说白了兄长还是因为手头拮据才会这么说的。这个时代去一趟五百里外的地方可不是件小事,何况还是赴考。如果去得早了要在武昌城里呆上几日,这花销也不是件小事。

杨家本就不富裕,之前又有杨震受伤以及前往武昌这两件需要花费不少钱财的事情,让他家中剩余的积蓄实在不多了。所以,在没有确切消息前,杨晨还是不敢出门。

想通这层,杨震就没有再劝兄长,只在心里暗暗决定一定要尽快找到赚钱的营生,再不能靠着兄长来养他了。

在又聊了几句后,杨晨又回了自己房中温书,而杨震三人则继续在院中说着话。于是他就忍不住对其他二人说道:“阮五王三,经过这次事后,我觉得咱们再不能如以往般浑浑噩噩度日了,我们也得找个正当营生才是。”

这话说得两人一愣,但随后就见他们也点下了头去。他们三个都是十七八岁的年纪,在这个时代已自不小,周围也有同样岁数的人都当了父亲,就因为这,家中老人也没少数落他们。他们以往只是没细想罢了,现在自家兄弟这么一提,才让他们心有感念。

“只是咱们能做什么呢”阮通摸了摸头道:“咱们擅长的都是些打架斗殴之事,除此正当活儿却是半点没有做过。”

还真是物以类聚,三人都是一般,这就让杨震也有些为难了。难道真像自己之前所想的那样,逼得没了出路,索性就仗着一身本领去当个盗贼吗即便是个侠盗,这里毕竟不是武侠世界,也不是长久之计哪。

这时王海突然说道:“我倒是有个想法。我表兄前日就跟我提过,如今县衙正在招差役,我看我们或许可以去试上一试。”

“唔,这确实是个机会。阮五你怎么说”

“既然你们都这么说了,我当然奉陪了。”

阮通痛快地答应道。

“好,那就这么定了。事不宜迟,明日一早,我们就找王三表兄,看他能不能帮我们三人一齐当这个差役。”

杨震最后决定道。他却不知道,这个时候的县衙差役与后世的公务员是无法相提并论的,只当是个大好的机会呢。

大明都城北京,紫禁城。

在巍峨肃穆的皇宫大内,却有一处建筑与此环境大不相符。这里只有一溜低矮的平房,那房子的墙面早已斑驳落漆,某些墙角处还开着裂缝,就是寻常的人家都比这要好上一些。

但就是这样一个残破的环境,却是大明数万官员削尖脑袋,一心向往的。因为这里就是大明中枢中的中枢内阁。自太祖废相成祖建内阁后近两百年的时间里,这里的权柄是一日重似一日,直到如今,内阁首辅张居正已成为了这个天下事实上的主人了。

权力越大,也象征着责任越重,所以即便天色已昏暗,张居正依然还在内阁值房里翻看批阅着从外地送进京来的奏疏。皇帝还小,大明朝的千钧担子都压在他这个首辅身上,他又怎么敢有丝毫懈怠呢每日,张居正都要批看数以百计的公文奏疏,并给出自己的意见。

过度的疲劳,让张居正这个只有四十八岁正当盛年的男人都已有了不少的白发,脸上也有不少的皱纹。不过这些配着他那张方正的脸膛,凛然有神的丹凤眼和及胸的一部长髯,却给人以无尽的威压,叫人不敢逼视。

虽然天早黑了,张居正却依然端坐案前,批看着今日最后的几本公文。甘肃闹了旱灾请求减免税赋,江南又请朝廷拨付一些修堤的银子这一桩桩国家大事都只等着他落笔给出决定,然后再让皇帝盖上宝印。

“这几年来,各地官员怠政者实在太多了些,有点事情就想着从朝廷这里拿到钱粮,如此下去可不是办法哪。看来我早年酝酿的考成法一事必须尽快落实下去了,不然想中兴我大明终是镜花水月”张居正批下自己意见后,心中暗暗着计较。

这时,一阵脚步声从外传来,打断了张居正的思路,让他皱起了眉来:“都这个时辰了,怎还有人来是哪里出了大事不成”

中书舍人秦纲捧着几份奏本大步而入,在行过礼后说道:“阁老,这是通政司刚命人递进来的,说有要事”

“哦拿来我看。”

张居正不待他把话说完,就拿过了那几份奏本,一看上面所写的“臣湖广承宣布政使郑方谨奏”字样,心下就了然了。这是湖广送来的奏本,而他又是湖广人,通政司那的人自然要重视一些了。只是,这究竟是什么事,能让他们都等不到明天呢

张居正立刻翻开了郑方的奏本细看了起来,很快他的脸色就变了,变得阴晴难定,这让侍立在旁的秦纲也是心里发紧,他来时已看过了,知道这事必然会惹得阁老发怒。

果然,张居正看完后猛地一拍桌案,一声“岂有此理”就脱口而出。不过很快地,他又定下神来,又把其他几份同样来自湖广的奏疏也一一看了。果然,这几份都说的是一样事情,只是人不同,立场和态度也有所不同罢了。

小心观察着张居正神色举动的秦纲这时才道:“还请阁老示下,此事该怎么处置为好。”

“此事如此恶劣,是我一人能说了算的吗而且奏本已进了通政司,他们那明天说不定就会明发,此事我不可能现在就做出决断。”

“啊”秦纲有些意外地看了张居正一眼,想不到一向专权的他居然对此事不敢独断了。

“此中理由你现在还想不明白,也无须明白。我只要你去做一件事情,在朝议此事时,尽量让钟裕去湖广查明此事”张居正突然给出了自己的意见,或者说是命令

第十四章暗流

湖广乡试舞弊案一经传出,就惹得举朝侧目哗然。

本来,为国家抡才大事的科举弊案就足够吸引眼球了,何况还是如此恶劣的内外勾结之举。而发生地是在湖广就更让人玩味了,为张居正的家乡,想不被人特别关注那也是不成的。

不过张居正在此事上却显得格外低调,无论朝臣如何议论此事,他都没有发表自己的看法,似乎是在避嫌。其后不久,在几次朝议后,朝廷终于决定派遣都察院左副佥都御史钟裕前往湖广查明一切。

对此,朝中上下倒也没有太多反对的声音,而因为张居正在此事上保持了沉默,倒也赢得了不少人的赞誉,说他确是个公正之人。不过却也不是每个人都这样想,至少此时在某个厅堂中坐着喝茶的几人就有不一样的看法。

“张太岳确实了得,在这事上拿捏分寸也是极准。在不把自己牵扯进来之余,却又找到了钟裕这个对他最有利的人选去湖广查案。现在还赢得了一片赞誉,实在是高明得紧哪”说话之人四十多岁年纪,长脸微须,身量也不高,虽然只着燕居常服,但气度却是不凡。

“怎么这钟裕难道也是他选的就我所知,这位钟御史可不是他的人哪。”

一个身量不高却很敦实男子忍不住问道。

“左副佥都御史钟裕,嘉靖四十年进士,历任翰林院侍讲、吏科给事中、都察院御史等官职,为人刚正。当年还弹劾过徐阶、高拱等首辅,今日首辅张居正当日也被他劾过,此人当不是张太岳一党。”

第三个人身体瘦削,脸也很窄,再加上一对三角眼给人种不好接近的阴冷之意。

“我可从来没有说过钟裕是张党之人。”

第一人笑道:“刑兄对我朝官员的履历倒是记得清楚,倒叫我好生佩服。”

那刑兄脸上只抽动了下,就当是笑过了。而另一人又忍不住道:“既然如此,为何张兄会这么说呢”

张兄喝了口茶,这才缓缓地道:“这正是张太岳高明的地方了。此事大家都盯得这么紧,若他派了自己人去查,朝臣会如何议论就算最终查明案情,只怕大家都要说其中有问题了。

“既然如此,张太岳就只能找一个与自己无牵涉的官员跑这一趟了。而郑方的奏疏两位也都看了,他分明是要将此次舞弊案往大了闹,这又是张太岳不希望看到的。既要把案情尽快查明不使其扩散影响自己,又要让朝臣信服,张太岳能用的人可不多哪,这个钟裕确是最好的选择。

“其实他也明白,如今朝廷看似被他全盘掌控,可如你我这样的人还不在少数,他也不能不谨慎哪。不然,为了不让舞弊案的火烧到身上,张太岳大可独断专行,派员处置的。”

经他这么一说,其他二人才明白了问题所在,连连点头:“张太岳确实了得,竟在短短时日里就把事情办得如此滴水不漏。”

“短短时日你们也太小瞧他了。以张太岳的才智,只怕这事他才知道就已有了这样的决定了。不然他怎能在先帝众多师傅里脱颖而出,又怎能轻易就把高新郑斗倒呢我们既要与他为敌,还是要尽量的小心才是哪。”

张兄一脸郑重地说道。

其余二人听他这么一说,脸上更显严肃,频频点头。随后,刑兄才又道:“如此看来,在此事上我们是抓不到他任何把柄了我们也做不了任何事了”

“在这事上,我们确实插不上手了。钟裕去了,一定会秉公而断,不会偏帮任何一人。但却也不代表我们做不了任何事情。”

“此话怎讲”

“你们还记得上个月你们来找我提到之事吗当时我觉得时机未到,叫你们的人不要妄动。现在,我觉得时机却到了。只是一个科场舞弊案或许还不能定胡霖等人的罪,但再加上那些,把握却大了。只要把这些人从湖广赶出去,我就能安排些可靠之人进入张太岳的家乡,从他的身后盯着他”张兄说到这里又是一声长叹:“如今局面如此,在朝堂上我们是斗不过他的,只有另辟蹊径了。”

其余二人也是一阵沉默,但很快的,他们又露出了坚定之色。

当张居正看似已掌握朝廷大局,无有敌手的情况下,暗流已在平静的水面下涌动起来,却不知这暗流的力量和破坏力有多大。

与京城的暗流不同,湖广当地是真正斗开了。

郑方借着舞弊案很是收回了一些权力,但他想之前胡霖排挤自己般排挤胡霖却是不能够的。不说对方身份本就比他高,就是其他与此事无涉的官员,也不可能在这个时候倒戈站到他这边。

而如此一来的结果,就是郑方现在唯一能出招的地方还是舞弊案,在朝廷派人到来之前,他还是掌握着此案的主动。为了把此事攀扯到胡霖身上,他连日对那些被拿下的考生进行了审讯。但最终依然没有问出太有价值的东西。

当此之时,郑方知道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然不多,为了获得更多,他决定不等朝廷来人,就先对那些被抓考生的家庭下手了,而这也正是杨震最希望看到的。

这时候的杨震,已经成为了湖广荆州府江陵县县衙之中一名光荣的差人。

他本以为要进县衙做事还需要考核一番,也做足了准备。可没想到他们三人只去了县衙和王海的表兄赵乔一说,后者向上一报,他们的身份就确认了下来。

这实在太出乎杨震预料了,但同时他也感觉出这县衙差役同自己以为的有着不小的差距。其实又何止不小差距呢,那是判若云泥才是。

后世的公务员那是人人向往的职业,保障好福利高,有的还很清闲。可这县衙差役却正好相反,事情多不说,许多时候更是吃力不讨好,功是上面的,过却要你背,而收入却更少得可怜。

本来若是别的县衙,倒还能靠着身份捞点油水,这也是官老爷默认的。但这江陵县却偏偏是个附郭县,情况可就不一样了。大明官场有句话:“三生不幸,知县附郭;三生恶,附郭省城;恶贯满盈,附郭京城。”

说的虽然是县令,可何尝不是县衙里的其他人呢

在江陵县,不但有县衙,更有府衙,还有辽王府和张家,这哪一个都比县衙要有权势得多,哪一个都不是个小小的七品官得罪得起的,更别提他们这些衙役们了。正因如此,江陵县的衙役那是换得飞快,总不满员,这才让杨震三个名声不好的前混混给混了进来。

不过,也正因知道招几个人不容易,县令伍远给他们的薪俸却比他处要多上一些,足有五钱银子一个月呢。但在知道只有这么点钱后,杨震却很是无语,总算是知道在这个时代当个小人物是多么辛苦,而当日自己去武昌拿到的五两银子又是多么大的一笔巨款了,那可是他第一份工差不多一年的总和哪。

既然选了这份工,杨震就不打算随便放弃,俸禄少些就少些吧,他相信以自己的本事,总能在这个位置上做出成绩的。

而在县衙的好处也是不少的,至少消息比在家里要灵通得多。他才正式入衙三天,就得知了兄

天才一秒记住【好看书吧】地址:haokanshuba.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臭县令朕怀孕了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最狂上门女婿三国之从购买并州牧开始大明风流清末土司王女帝:假太监,朕的后宫都让你凿光了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大秦:最狠丞相,杀出个万世永昌我家娘子太体贴谍海无名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HP)Forgive三国之美女如此多娇金玉满唐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三国:从麦城称霸世界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我在三国逆转乾坤大宋小农民舔狗三年,只为开启军工系统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谍战风云录:大宋我只想算命,你却让我当国师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明末:边军不退朕,乃万岁!全球沙化之我在异世攒功德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穿成乖软夫郎的农家书生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春枝缠玄天宗修行记事叛军围城,我皇太子揭棺而起!倒拔三国封地三年,百官跪求登基!三国:我刘备也是绝世武将大唐小说家朕,剩者为王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