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书吧

分节阅读 82

《借天改明》转载请注明来源:好看书吧haokanshuba.com

以大义是不够的,只有给他们以好处,把他们绑定到改革的战车上,他们才会用心办事。否则光和这些官吏扯皮,都要耗费我们无数的jg力。这种事情不是我们所期待的。”

崇祯皇帝点点头,但又有不甘心地道:“朝廷给他们官职,给他们俸禄,让他们为朝廷,为百姓做事。他们却为己谋私,现在不但不惩罚他们,还要平白给他们好处,朕觉得憋屈。”

钟进卫笑笑,对崇祯皇帝道:“陛下,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只是时候不到罢了。等咱们把大明慢慢地从眼下的困境走出来,再一个个的对付那些贪官污吏,就不会坏我们中兴大明的大事了。”

崇祯皇帝想想也是这个道理,现在最重要的是一条龙计划的实施,其他所有事情都要给这个计划让路,把大明从目前的困境中解救出来再说。

“钟师傅,那你对这些贪官污吏有何对策”崇祯皇帝还是有点不甘心,想早点知道钟进卫心中对这些人有什么想法。

“陛下,一条龙计划也只是暂时解决大明目前的困境而已,如果没有其他措施,早晚还是会被这些官吏给折腾回眼下的处境的。所以,以后陛下的jg力,可能要多用到这方面了。只有朝堂上都支持陛下的改革,良药才能灌入大明这个病人的口中。”

崇祯皇帝点点头,钟进卫再三强调先利其器,再麻木的人都会引起重视,更何况崇祯皇帝本来就是一个聪明人。

“臣觉得对付官吏最好的方法就是开民智。”

钟进卫把自己考虑已久的想法说了出来。

“开民智”崇祯皇帝听了有点不明白,怎么说对付官吏最好的办法是开民智呢,不是严峻刑法,或者刚才所说的给其利益,把他们绑到战车上来么。

“陛下,是这样的,臣给您细细解释。”

钟进卫知道崇祯皇帝会问,接下来的内容可能是这个时代的人,不会很理解的。

“自古以来,包括现在大明的情况,都是一个官吏好不好,让另外的官吏来监督。那要是这个来监督的官吏也有问题呢,再派一个官吏去监督前两个官吏么”

崇祯皇帝摇摇头,要是第三个官吏也有问题,岂不是一样没效果。

“所以,这种以官制官的方法并不是特别好。陛下,还记得臣把天下人分为三种人么”

“钟师傅指得是草民,士大夫和朕么”

“对,陛下记得没错。三种人,三种利益。士大夫刚好夹在中间,这些人中品行好的,上为天子负责,下为百姓做事;但还有一些人则欺下瞒上,只为己谋私。之所以能这样,就是百姓愚昧,不知如何应对地方官吏的欺压,而天子又因不能事事亲为,故也会被其蒙骗。不知陛下以为然否”

“地方上不是有乡绅么,普通官吏想欺压不是那么容易吧”崇祯皇帝给钟进卫挑刺道。

“陛下,地方乡绅比普通百姓是好一点,官吏欺压的时候也会考虑其反噬。但地方乡绅往往和官吏相互勾结,共同压榨草民。而草民这个团体是大明人数最多的一个,如果被压榨而活不下去,大明就会动乱了。所以,陛下必须给他们一条活路,而这条活路,光靠官吏管制官吏是不够的。”

“那就是开民智”

“对,陛下,只有草民的民智开了,懂得官吏欺压他们的时候,他们有路可走,有法可依,而不再随意被官吏鱼肉的时候,就是吏治转清明的时候。”

钟进卫用坚定的语气说明道。

崇祯皇帝想了想,试着问钟进卫道:“钟师傅,你们后世,都是开民智的”

钟进卫点点头,道:“臣后世的那个时候,很多国家都实行的是免费教育,就是国民可以免费读书。有免费九年的,也有免费十二年的。”

崇祯皇帝听了感觉无法想象,这需要多少财力啊不说现在的大明没有这个财力,就是在崇祯皇帝想象之内的时间范围,也没有那么多钱来免费让所有百姓读书啊。

崇祯皇帝无奈地对钟进卫道:“钟师傅,你的提议很好,可朕没有那么多钱来让朕的所有子民都读书啊”

钟进卫一听崇祯皇帝很开明,认同自己的这个建议。于是,赶紧跟上节奏,给崇祯皇帝解说,免得崇祯皇帝打退堂鼓:“陛下,开民智可以一步一步来。而且,不是需要所有百姓都能吟诗对,出口成章的。只要做到大明百姓能读书识字明道理就可以了。这样一来,花费就会少很多。如果百姓想学更多的知识,就让他们自己选择再出钱学习就成了。”

崇祯皇帝还是苦着脸,双手一摊道:“就算这样,朕也没这个钱。国库空虚成什么样子,钟师傅应该心中有数的。”

“陛下,臣没说现在马上就要做这个事情。可以一步一步来,比如,先规定多少岁到多少岁的少年儿童必须到学校免费学习,可以半天学半天回家干活。这样,国家和百姓家中的负担都不会太大。而且,推广黑板和粉笔,国家就只需要提供一个场所,一个老师的待遇即可。”

钟进卫尽量把成本往低里说,鼓动崇祯皇帝先做出第一步再说。

崇祯皇帝按照钟进卫的说法想象了一下,好像还真不用太多的钱,就有点心动。全民教学,将来大明所有人都是读书人,那可是恒古未有之事。

“陛下,让所有百姓都能读书,好处非常多的。除了刚才所说的,让地方官吏不敢随意欺压,减轻百姓负担之外,还有好多好处,臣给陛下讲讲,陛下听了,绝对会觉得开民智是一件很值得的事情。”

“哦,钟师傅,这让百姓读书还有很多好处啊,快说给朕听听。”

崇祯皇帝听说回报会很丰厚,就急忙催钟进卫说。

第一百三十三章历史教训

“陛下记得昨ri臣向陛下汇报的有关新式窑的事情么”

“当然记得。”

才昨天的事情,崇祯皇帝怎么不记得,只是不知道钟进卫具体是想说什么,就静待钟进卫的下文。

“那些工匠用了那么多年窑炉,只知道冬夏炉温不一致,却不知其原因,只知道循规蹈矩,按部就班。如果他们能像臣一样读过书,有了见识,说不定水泥,玻璃的早就发明出来了。”

钟进卫说完这个,好像觉得和读书的关系不是特别大,只是肯不肯动脑筋的问题。

就又补充道:“而且,工匠给臣画的那个新式窑的草图,除了他自己之外,没人看得懂。就不利于传承。”

一说完,感觉还是言不达意,说不出自己想要的效果,这个全民基础教育的意义怎么这么难表达啊。现在都说到这份上了,不说又不行,而且这也是历史的必然,肯定要说服崇祯皇帝来推广的。

崇祯皇帝看到钟进卫忽然不说话了,有点奇怪,就问道:“钟师傅,怎么不说了”

钟进卫有点尴尬,刚刚还跟崇祯皇帝夸口说有很多好处,可现在自己就是说不出很通俗易懂的例子。

忽然,钟进卫有了个想法,就对崇祯皇帝道:“陛下,臣一时表达不清,臣想问陛下一些问题。”

崇祯皇帝不禁心里有点好笑,钟师傅每次说不清楚的时候就坦白出来,也不怕别人笑话。不过朕喜欢诚实的人,说不清楚就慢慢说,没关系。

崇祯皇帝点点头,对钟进卫道:“钟师傅,不要急,慢慢说就是了。”

钟进卫感激地点点头,然后问崇祯皇帝道:“陛下,官吏欺压老百姓,如果拿只会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百姓和读书识字的百姓比,那个更容易欺压”

“当然是未曾读过书的百姓了。”

这点之前已有过讨论了,还用再说,崇祯皇帝心里想着,不过还是配合钟进卫答复了他。

“那么选拔一千名官吏,是从一万人里面选出的官吏强一点呢还是说从一亿人里面选出的官吏强一点呢”钟进卫继续问道。

“照道理讲,当然是一亿人里面选的会好点。”

“选出的这一千名官吏如果不合适,再选一千名官吏出来代替这前面的一千名官吏,是从之前的一万人里面选好呢还是从一亿人里面选会比较好”

“这还用讲,当然是从一亿人里面选更好了。”

崇祯皇帝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心里有所明悟,这是一个方面,反过来也是一个方面。选中的官吏会怕后面更多的备选而努力做事,也是有更多读书人的好处。

“相同条件下,没读书的农民和读过书的农民,那个会种出更多的收成”

读过书的农民,种田经验就不会只局限于父辈传承,邻里相告。同等条件下当然会更多收成了。不过,读过书的农民,还会去读书么

崇祯皇帝想归想,还是回答钟进卫道:“读过书的农民会有更多收成。”

“相同条件下,没读书的工匠和读过书的工匠,谁更容易做出更多的东西,更新颖的器物,更jg致的物件”

崇祯皇帝有点理解钟进卫的问话了,他就是想通过这种对比方式来说明大明百姓读书识字的重要xg。

“读过书的工匠更有优势。”

崇祯皇帝还是继续配合回答钟进卫的问题。

“读过书的兵将和没有读过书的兵将也是一例,之前讨论军需官任务的时候有过说明。陛下记得么”

“记得。”

崇祯皇帝点点头。

“陛下,读书的好处通过比对,就能发现有巨大的好处,方方面面,各行各业都是。臣就不一一例举了,相信陛下也明白。”

崇祯皇帝无语,朕要是还不明白,是不是接下来就鄙视朕了。

钟进卫见崇祯皇帝点点头,同意自己的看法,就开始吐槽了:“陛下,好像古人说过一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臣以为,这是典型的没见识。”

“哦,何以见得,钟师傅,你刚才所说的话,朕前几年还听人提过。”

崇祯皇帝笑着问钟进卫道。

“陛下,假如说,这个世界只有一个国家。那么,这个国家的子民全部都是傻子,只会听从,不会思考。那么对于这个国家的统治者来说,是容易管理,统治了。但是,这个世界真的只有这么一个国家么”

说到这里,钟进卫想着那些有这个论调的人,在后世还有存在的。就更是生气,加大语气地道:“社会发展,国家进步,都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陛下,你不知道,在原来的历史上,大明被满清窃取之后,汉人远远多于建虏。建虏怕坐不稳江山,就用这套言论来进行统治。结果您道怎么着”

“怎么样”崇祯皇帝的wang国之君的心结已打开,对于钟进卫现在提原本历史上的满清,更像是看待历史一样的一种心态进行对待。

“汉人如同行尸走肉,满清是安稳了。但很快,西方国家,就算再小的国家,比如,就大明一个府那么大的国家,都可以打的满清满地找牙,割地赔款。陛下你想想,世界上的任何国家都可以跑来欺负,看中中华大地的哪个地方,就画一个圈,说是他们的地方了,我国人与狗不得入内。”

钟进卫说到这里,带着讽刺道:“元朝的时候,他们蒙古人是最高贵的,最低贱的是汉人。但在满清,汉人还是最低贱,但最高贵的不是他们女真鞑子,而是西方的洋人女真鞑子见了西洋人也得点头哈腰,奴颜婢膝,这就是他们愚民统治的结果。”

崇祯皇帝听着钟进卫细说着那段历史,感觉着钟进卫满脸的愤怒,心里暗暗地道:朕一定不会犯这种愚蠢的错误。

“钟师傅,最终是如何扭转这种局势的呢”崇祯皇帝虽然从之前钟进卫的话语中已得到结论,但他还是想确认解决的方法。

“开民智,被愚弄的汉人,最终觉醒,开眼看世界,向世界上先进的国家学习,推翻满清,建立我们汉人的国家。对了,陛下。”

钟进卫讲到这里的时候,忽然想起来一事,就对崇祯皇帝道:“当初起来推翻满清的过程中,就提出了反清复明。可见,大明在汉人的心里,始终是一种号召。”

崇祯皇帝一听,关心地问道:“那可有我朱氏后裔建国”

刚把话问出去,崇祯皇帝就知道答案了,纵观历史,从来没有那个王朝的皇室能在几百年后重新建国的。

“陛下,很遗憾,朱明后裔都被满清杀光了。”

钟进卫摇摇头答道。

崇祯皇帝听到预料中的答案,沉默不语。

钟进卫看崇祯皇帝的这个样子,是不是因为没有守住祖宗的基业,还连累朱明断根,在深深地自责。

“陛下”钟进卫有点担心地叫道。

“哦,钟师傅,朕没事。”

崇祯皇帝听到钟进卫叫他,就回答道。

过了一会,崇祯皇帝从御椅上站了起来,用右手握紧拳头,对着钟进卫道:“钟师傅,相信朕,朕一定会吸取你讲的这些历史教训,重新改造大明,让大明这个身有隐疾的老人重新焕发jg神。谁若敢挡道,就杀谁;祖制制约中兴大明,改祖制;前朝未有之事,只要有利中兴大明,朕必用之,绝无虚言”

钟进卫知道古人基本都是千金一诺,许出的诺言不会轻易改变,更何况是皇帝金口呢。不由得一阵激动,要的就是崇祯皇帝的大决心。

“钟师傅,全民识字,朕一定会推广的。你可有计划”崇祯皇帝表完态后问钟进卫道。

第一百三十四章国营企业

“陛下,刚才讲的两件事情,都可以加到一条龙计划里面去。”

钟进卫回答道。

“哦,钟师傅说具体点。”

“这样的,陛下,盐政,水泥中的收益,和道路

小说推荐:【怪谈小说】《穿越淞沪战场,崛起成为最强军阀》《天命在我》《身为邪祟的我,教她们斩妖除魔》《华娱调教师》《从行星总督开始》《公路求生,神级宝箱开局》《男主的豪门后妈躺赢了》《全民星海时代》《回到84,成了乔丹一生之敌!

叫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好看书吧haokanshuba.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HP)Forgive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大秦:最狠丞相,杀出个万世永昌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我在异世界召唤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开局贪成五亿县令,女帝求我多贪点?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大宋小农民舔狗三年,只为开启军工系统最狂上门女婿三国:我刘备也是绝世武将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三国之美女如此多娇大明风流全球沙化之我在异世攒功德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玄天宗修行记事臭县令朕怀孕了女帝:假太监,朕的后宫都让你凿光了大汉:开局刺杀刘彻,求诛九族我家娘子太体贴随母改嫁,我跟继父约法三章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叛军围城,我皇太子揭棺而起!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金玉满唐带着美女闯三国诸葛重生:众将士,随亮北伐!穿成乖软夫郎的农家书生明末:边军不退三国之从购买并州牧开始我只想算命,你却让我当国师我在水浒做奸商谍战风云录:大宋倒拔三国朕,乃万岁!清末土司王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