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书吧

第五章 另辟蹊径

好看书吧【haokanshuba.com】第一时间更新《变臣》最新章节。

江家的竹林郁郁葱葱,漫山的竹子长势喜人。江安义很喜欢竹林的清静,常沿着山石砌成的小道漫步,淡淡的竹香萦绕周围,微风拂动细枝,发出阵阵“沙沙”竹语,听着清脆的鸟鸣,让人心旷神怡、浑然忘忧。

一大早,兄弟俩扛着锄头山挖冬笋,妍儿提着篮子在后面当“跟屁虫”。较之春笋,冬笋肉质细密鲜甜,是不可多得的美味,农人有“九前冬笋进春烂,九后冬笋清明出”谚语,此时离冬至还有时日,地里的冬笋无法长成竹子,多被挖来食用。

挖冬笋是个讲究门道的力气活,冬笋还在土里,不懂的人茫然不知从哪下手。江安义自小跟父亲挖过冬笋,知道先找竹叶浓绿带黄点的孕笋竹,找到后在其周围表土龟裂处挖掘。

半个时辰不到,兄弟俩挖了二十多颗冬笋,江安义满意地晃晃手臂,自己的身体以前强壮了不少,力气增长了不少,这得益于家里吃食的改善,最终归于钱。想到钱,江安义的眉头皱起来,绳套狩猎不能用了,家里的财路断了,一切重回到老路去了,莫非自己又要在妖魔的记忆翻一翻?

江安勇一刻也闲不住,带着妍儿在竹山追逐玩耍,江安义顺手摘了几片竹叶,坐在山顶的石头休息。脑袋里胡乱想着,手无意识地编织着竹叶,等到妍儿跑到身边发出一声惊叫,江安义才发现手的竹叶被编成了一只栩栩如生的蚂蚱。

看着手的蚂蚱,江安义呆住了,自己什么时候会编竹蚂蚱?妖魔倒是会用各种叶子编小鸟、鱼、蚂蚱之类的玩意,刚才自己被妖魔附体了?心头一惊,手一抖,竹蚂蚱飘落于地。

妍儿不知道哥哥想什么,高兴地拣起竹蚂蚱跑去找二哥,竹林里又响起欢笑追逐声。江安义惊惶的心渐渐平静下来,这段时间妖魔并没有做什么出格的事情,刚开始吃不香睡不安,现在逐渐习惯了,偶尔江安义会想故事里的那些妖狐总无情的天神可爱些,这妖魔其实也不错。

妍儿拉着安勇走过来,看见弟弟妹妹期待的眼神,江安义自觉地多编了几样小东西。编的时候不时地抬头看看天,天高云淡风清,丝毫没有要闪电打雷的迹象,看来老天对这些小事情没有兴趣派遣雷公电母前来一趟。

蚱蜢追逐着小鱼,将欢笑洒满整座竹山,轻风微摇竹叶,天地一片安宁。

可惜是些小玩艺,换不来钱,自己想钱都快想疯了,江安义自嘲地一笑。

“安勇,妍儿,回家了”,江安义弯腰收拾竹篮,一低头那瞬,脑灵光乍现,竹篮、竹笔筒、竹茶具、竹简,还有竹扇,江安义霍然直腰,一脸惊喜。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家里用的竹蔑刀做不了精细活,江安义铁匠铺打造一堆式样各异的小凿子、小刀子、小铲子、小挫子,足足花了五十,江黄氏心痛得直皱眉,要不是前几天安勇拿回来一两银子,江黄氏说什么也不肯答应。

看着忙碌的儿子,江黄氏满是骄傲,家里的情况都是义儿改变的,义儿长大了,这个家逐渐要交到他的手里。书不是说妇人家“夫死从子”,家里的事情让义儿做主好了。等过两年,义儿考秀才,娶妻生子,自己安心带孙儿吧,江黄氏出神地想着,嘴角情不自禁地露出笑容。

江安义回忆着:选三至五年竹龄的老竹,锯成段加盐在沸水煮一个时辰,阴干后再放入蒸笼里蒸二个时辰,保证竹制品不开裂和变色。心里也没底,在家人好的眼光,江安义故做镇静,往灶里添了把火。

活从容易的做起,先用刨刀刨去外皮,小心铲平竹节,然后用节节草打磨。节节草又叫锉草,野外到处都有,木匠用它来打磨家具,江安勇割了一大捆堆在檐下。等到竹筒变成顺滑光洁略带ns时,可以在笔筒外表绘画或刻字了。

琴棋书画,人四友。琴、棋不会,书和画江安义学过。字是人的门面,江安义下过苦功临字帖,画随父亲学过两年,停留在略通面,简单的梅、竹、松图还是能对付。

构思片刻,江安义先用毛笔在筒身勾勒出图案,再用刻刀依痕刻划,最后涂淡墨。一朵墨兰在筒身绽放,兰花笔筒清新淡雅地出现在眼前。

略嫌遗憾地打量着笔筒的墨兰图,刻刀在竹筒不听使唤,练字时讲究提笔如挽千钧,自己的手算得稳准,但拿起刻刀来还是欠了火候,不听使唤。感觉到胳膊有点酸胀,手在微微发抖,一个午差不多过去了,真是“知之非难,行之不易”啊。

妖魔的手很稳,他从小练习一套宁心静气的n,自己是不是也试试。江安义胡思乱想着,将手的笔筒放到桌。妍儿站在旁边,立马将笔筒抢到手。

用小手轻轻地摩挲墨兰花,妍儿细声细气地问道:“哥,这是什么东西,真好看,放筷子吗?”

“啊?不是,这是装毛笔的笔筒。”江安义将几支毛笔装入筒示意。

江安勇好地问道:“这筒儿看得精细,能卖多少钱?”

市面卖的笔筒因材质不同,价格在十至百不等,江安义对自己做的竹筒心里没底,迟疑地答道:“二十吧?”

“二十?”江安勇惊呼出声,道:“一把竹椅才卖十,这筒子能卖二十?真划算。”

在旁边站了一午,江黄氏脸不见笑容,板着脸道:“义儿,钱紧点没关系,你不要因小失大,忘记该做的正事,这一午才刻一个笔筒,你打算什么么时候看书?”

语如惊雷,炸得江安义无法安坐,连忙起身应道:“娘教训的是,孩儿确实本末倒置了。”

江黄氏表情缓和下来,柔声道:“是娘无能,不能让你安心。娘看这笔筒做起来并不难,无非多费些打磨功夫,要不这样,粗活由娘和勇儿来做,你只管在筒刻花行,这样既不耽误你,也不会误了活计。”

一家人分工合作,江安勇削刨粗胚,江黄氏打磨成型,江安妍找寻锉草,江安义最后在笔筒添画。熟能生巧,开始一天只能做两三个,四五天后便稳定在五个了。

不能都做笔筒,江安义成功地做出了茶具、杯子等物,接着发挥江黄氏的专长,编了些竹书篮、竹花瓶、竹花篮之类的东西。半个月下来,已经做了笔筒二十六个,茶具五套,竹书篮四个,竹花瓶六个,竹花篮六个。

江安义试着用边角料做了些方形、菱形、圆形的竹牌,用阴刻、阳雕、皮雕的手法刻着些“勤勉、慎独、戒急”等简短的箴语,用红绒绳串着,像一块块玉佩。最后在竹器刷熟桐油,晾干后这些竹制品变得油光可鉴,金黄可爱。

江安勇利用空闲为自己削了把竹剑,宝贝得不得了,片刻不离手,吃饭都要放在旁边,连妍儿要了几次都不舍得给。

妍儿撅着小嘴坐在檐下生了会气,瞥见废弃的竹堆里有两个锯下来的竹环,拣起来套在手腕当手镯,重新笑容满面。江安义一腿门里一腿门外的正好看见,妹妹细瘦的胳膊套着两个竹圈笑容满面,心不免发酸,想起件玩艺来。

将细长、长短不一的竹管钻孔拴绳,绕挂在竹节打磨成的圆牌下,长绳绑枚铜钱,下面坠着菱状的竹牌。江安义起身将风铃挂在屋门口,手轻轻一推,风铃发出清脆的响声,小院平添出许多生气。

妍儿高兴地围着风铃直转圈,仰着小脸专注地盯着。江安义抱起妍儿,让她用小手推动风铃下的竹牌,发出一串串清脆的声响,江安义爱怜地问道:“这是风铃,喜不喜欢?”

“喜欢”,妍儿的笑声和风铃一般清脆悦耳。

江黄氏从屋里出来,拨弄了一会风铃,然后与江安义商量道:“东西已经做了不少,马要过年,是不是该卖了。”

“镇卖不起价,等天晴咱们到县卖去。”江安义应道。

十二月初六,一家人早早起身,杂货铺的牛车要去县城送货,事先说好搭车。县城离平山镇有十里路,牛车走不快,来到了县城太阳已经高高挂起。

城内车马如流、rn熙攘,两旁商铺林业,一片繁华喧闹的景象。安勇和妍儿的眼睛都觉得顾不过来了:马车“轱辘辘”地从石板辗过,挑着担、推着车、挎着篮的小贩们脚步匆匆,骑着高头大马的壮汉神采飞扬,散发着香味的马车、小轿吆喝着行色匆匆

东城门往左行不到百米,有一片空场,是摊贩们的集市,因为来的较晚,到处都是人。集市小贩们的叫卖声、讨价还价的争执声一浪高过一浪,包子馒头铺蒸腾出丈许高的白雾,散发出诱人的香味卖肉的屠夫刀飞如雪,卖鱼的小贩入盆擒鱼,这边鸡飞鸭叫,那边杂耍猴戏东山的大枣,西域的核桃,北地的兽皮,南海的咸鱼,各种声音、气味、颜色汇集起来,描成一幅生动的集市图。

一家人在rn挤来挤去,总算在角落里找到块空地,箩筐反扣,筐底摆几件样品,风铃和铭牌挂在身后的树枝,买卖便开张了。摊子摆好后,江黄氏让江安义离开,在世人的眼,人是清高的,不能做买卖。江安义也不勉强,嘱咐了江安勇几句,牵着妍儿到前面不远处看杂耍。

风铃清脆的响声很吸引人,很快有人围了来,见竹制的笔筒、茶具很是新,有人问价。来之前一家人商量过,竹杯、笔筒不低于二十、风铃二十五、茶具要百一套,竹牌三、五的看着卖。

江黄氏心忐忑,一把大竹椅还卖不到十五,这些小玩艺能不能卖那么多钱。有人拿了笔筒问价,江黄氏仗着胆子报了个二十五,没想到二十五枚黄澄澄的铜板真的到了手,不禁喜出望外,心里有了谱,叫卖的声音变得格外响亮起来。

出乎意料风铃和铭牌卖得最好,六串风铃每串三十,一下子卖完了,铭牌五、地也很快卖光了。看热闹的人越来越多,将小摊子挤了个水泄不通,问价的人络绎不绝。

带来的竹品大部分都卖出去了,感受着腰间钱袋沉甸甸的重量,江黄氏心花怒放,今年不光可以过个好年,连义儿赴考的路费也不用发愁了。

天才一秒记住【好看书吧】地址:haokanshuba.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朕,剩者为王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全球沙化之我在异世攒功德(HP)Forgive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随母改嫁,我跟继父约法三章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我家娘子太体贴大秦:最狠丞相,杀出个万世永昌我在水浒做奸商三国:我刘备也是绝世武将倒拔三国舔狗三年,只为开启军工系统大明风流金玉满唐封地三年,百官跪求登基!谍战风云录:大宋开局贪成五亿县令,女帝求我多贪点?穿成乖软夫郎的农家书生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大宋小农民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我在异世界召唤乱世种田日常三国之从购买并州牧开始谍海无名春枝缠朕,乃万岁!明末:边军不退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诸葛重生:众将士,随亮北伐!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三国:从麦城称霸世界清末土司王继兄不善我在三国逆转乾坤三国之美女如此多娇带着美女闯三国大唐小说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