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书吧

第十三章 酒醉湿衣

四月十三日,贡院门前贴出了覆试名单,洪字六号和辰字十二号赫然在榜。十四日,一百名参加覆试的考生按时来到,搜检,入号,封门,发卷,开始作答后,不时有人巡视,较正试严格了几分。

覆试没有贴经和墨义,仅考一策一诗,策论为重农论,诗名山景,五言“雨”韵,量虽少难度明显加大了,策论从修身养性变为议论时事政策,解决实际问题诗也有了限韵要求。

写诗对江安义来说是小菜,翻出一首“溪清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抄,从刚开始的忐忑不安到现在的心安理得,江安义喜欢了“抄公”的感觉。

重农论是道策论老题,老题易写但想出彩不易,江安义暗自窃喜,这道策论自己刚好请教过余师,从余师那里得到不少提示:民以食为天,农业生产关系到国家的稳定、经济的繁荣,饥馑之忧是历代统治者高度关注的问题朝庭每年都下达劝农诏,春耕时分皇帝会到籍田耕种,朝庭把劝课农桑的好坏作为考核官员的依据,通过减赋、免徭役来鼓励生产。这些道理是章应有之义,大家都会从这些方面落笔。

余师讲过,现今土地兼并十分严重,少数人占据着近半的田地,以自家为例,十亩良田,正常年份亩产稻谷约一石二斗,一分为税,四分为租,一分为种,所剩不过四石,换成杂粮,杂以野菜,勉强能糊口。那些无田可耕的百姓,租种农田更为不堪,一旦遭遇灾害,只能流离失所,家破人亡。土地兼并,是农业问题的根本所在。

但这个话题过于敏感,听余师言语之流露,他之所以回乡探亲大半年,是因为了道请重量天下土地疏,为世家所忌,不得不自请还乡,远离风波。余师都无能为力的事,江安义当然不会触碰,如被卷入其,怕连渣都找不到。

迅速地将余师讲过的内容归拢了下,挑可说的拟定腹稿:先写农之重要,再写助农、护农、兴农之策,最后结尾强调农兴则国富。重农在于护农、助农,才能兴农,护农在轻税薄役,使其得时,鼓励垦荒,使耕者有其田助农则多,官府可以选育良种发放给农人,可以官租耕牛、铁犁,可以兴修水渠,防洪抗旱,与农生息,兴农自然有望。

想好之后,江安义提笔开篇,“民以食为天,农之轻重可知矣”再到“铁器,民之大用也。器用便利,则用力少而得作多,农夫乐事劝功。用不具,则田畴荒,谷不殖”三写“兴水利,防洪旱,得天时地利而促人和”最后结尾曰:“故衣食者民之本,稼穑者民之务也。二者修,则国富而民安也。”

章一气呵成,江安义从头到尾读了一遍,自觉如行云流水,感觉良好。拉铃,交卷,出了贡院,时间还早,却意外地发现郭怀理在门口等他。

郭怀理耷拉着脸,感觉浑身的肉都要往下沉,江安义也不敢问他考得如何。默默地走了一段,郭怀理沉声道:“策问倒是旧时做过,马训导曾改过,依样搬了去,应该能应付。关键是诗,你写给我的那两首都不对题,只得胡诌了几句去,大失我郭桂花的风采。唉,小江,你怎么也这么早出来了,不要紧,以你的才华,即使这次不下次一定行。”

郭怀理低着头,眉头皱着,自说自话地安慰着江安义。江安义心头一热,这个郭胖子自己考的不好还想着安慰自己,这才是真正的朋友。见胖子心情不好,江安义有意逗他开心,笑道:“考完了事,不去多想,咱哥俩找个地方吃一顿,我请客。”

一听吃东西,郭怀理的脸立时由阴转晴,拉着江安义往南走,道:“前面胡同里有家小店,爆炒羊肉做得又嫩又鲜,我爹带我吃过一次,保管你吃了也说好。”

第二天,协一堂内正在阅卷,刺史冯绍钧带着两名随从走了进来,径自来到邓山长身边,问道:“邓兄,人闲桂花落和野渡无人舟自横的卷子可曾评阅过了。

“尚未”,邓浩南叫人挑出洪字六号和辰字十二号,送在冯刺史面前。

卷子封着,先撕开洪字六号,冯刺史边看边皱眉,看完策论又读诗作,摇头叹道:“平平,大失吾所望,诗作与人闲桂花落相差甚远。”

展开辰字十二号的试卷,见字眉头先展,赞一声:“好字。”先读重农论,见首句“民以食为天,农之轻重可知矣”,不禁眼前一亮,再赞道:“开章明义,出句不凡。”

往下看,冯刺史连连点头,忍不住又赞道:“好。”

邓浩南放下笔,笑道:“改了一午,有些头昏眼花。好有好酒,冯兄不妨读来听听,让大家解解乏。”

“民以食为天,”冯刺兄醇厚的嗓音在协一堂内响起,评卷的众人都放下笔倾听,待结句“故衣食者民之本,稼穑者民之务也。二者修,则国富而民安也”念完,众人无不鼓掌喝彩。

邓浩南点头道:“确是好。此策用辞严谨,言之有物,切要害,鼓励垦荒、选育良种、兴建水利、改进器械之策皆为良方,冯兄牧守德州,不妨一试。”

“此论言之凿凿,老夫读之亦感受益,有些事项确可依此策行事。”冯刺史手抚黑须,心有戚戚焉。

“此子的诗怎么样?冯兄一并读来听听。”

冯刺史将江安义的诗作拿在手,未曾开口眼前一亮,默诵再三,叹道:“此子之诗,有清灵之气,读之有如观画啊。妙哉妙哉!没想到此次院试出了个诗家。”

邓浩南连连顿足催促道:“冯兄,冯刺史,共欣赏,快读啊。”

冯刺史莞尔,高声诵道:“溪清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协一堂内“猫叫”之声响成一片。

邓浩南手捻胡须,微闭双目,摇头晃脑地品味,赞叹道:“山景色跃然纸,色彩斑斓有如画卷,老夫最爱空翠湿人衣这句,让老夫想起儿时被竹露湿衣的情景。唉,转瞬三十年逝去,竹林尚青,老夫却须发半白,老矣。”

邓山长被诗勾起回忆,言语之不胜唏嘘,冯刺史连忙安慰道:“夫子云逝者如斯夫,君子当自强不息,邓兄身为泽昌书院山长,育人无数名重儒林,何必做白头之叹。”

“此诗一出,谁与争锋,邓兄,以此子为案首如何?”

“理当如此。”邓浩南点头同意。评判不到一半,案首被定下。

“待老夫看看此子为谁?”冯绍钧为官多年,城府深重,居然被诗勾得有些急切起来,打开弥封,眯着眼念道:“江安义,新齐县人,我记得余知节余大人也是新齐县人,这新齐县后继有人啊。”

顺手打开郭怀理的弥封,笑道:“居然也是新齐县人,没想到小小新齐县风鼎盛啊。罢了,念在人闲桂花落的面子,取在乙榜之末,此次新齐县一头一尾包圆了,也算是一场佳话。哈哈哈。”

十日,天刚蒙蒙亮,贡院门前出现了身着长衫的身影,三五一群,举止斯,谈笑风声,不时瞅向贡院紧闭大门的目光暴露出他们的紧张。江安义和郭怀理赶到贡院已是辰时,初升的朝阳照在贡院门前,新刷得粉墙雪白一片,在阳光下亮得晃眼。

一些机灵的商贩叫卖着早点和瓜果,郭怀理买了包瓜子和江安义在树荫下嗑着,一边吃一边念叨着各路神仙的名字,祈求保佑。江安义翻了翻白眼,暗道这才是真正的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

“来了,来了”,巳时时分贡院的门打开,两名小吏拿着红色的榜单在两列兵丁的护卫下走了出来,人群顿时簇拥过去,七嘴舌地询问着,有性急的弯下腰想先睹为快。两名小吏手脚麻利,红色的榜单很快贴好,阳光照在面,每个名字都熠熠生辉。

榜单下早被围得水泄不通,不时有“我了”之类的狂喜呼声传来,也有踉跄挤出人群,满怀失落的身影。

“江安义,案首是江安义”、“谁是江安义,来没来,让大伙看看”,人群一阵喧闹。

“小江,像是喊你的名字,莫非你了?赶紧的,看看去。”郭怀理将手的瓜子一抛,拉着江安义向榜单跑去。

榜单最方,赫然写着“甲等第一名新齐县江安义”,看到自己的名字,江安义一时痴了。欢喜、激动、轻松、辛酸,百味杂陈,一下子汹涌而来,定格成眼角的泪滴和嘴角抽搐的笑容。

“我了,我了。”郭怀理摇晃着江安义的肩膀,将他从迷醉摇清醒过来。郭胖子激动得像个皮球快要蹦起来,顺着郭怀理的手指方向,榜单的末尾正是郭怀理的名字。

胖脸胀得通红,郭怀理紧紧地拽住江安义,嘶声嚷着:“喝酒去,喝酒去。”

“回家总算跟爹娘有个交待了,”郭怀理吐出一口酒气,笑道:“我自知不是的料,看见书犯困,可是我爹说生意人受人欺负,家里要出个人撑门面。我在家最爹娘娇惯,又懒又吃不住苦,我娘心痛我,便说让我去,可娘她哪知道的苦,先生的竹板打在手钻心的疼啊”

听着郭怀理的絮叨,江安义想起孤灯寒夜,爹一边咳嗽一边给自己讲解着经义十二岁的少年从县城借书回家,脚一滑,跌倒在泥水,一身冰寒雨雪飘飞,娘在焦急地在竹篱门前眺望,飞雪染白了头发小弟替人帮佣,回来时满面泪痕

只觉鼻子发酸眼窝发热,满满地斟一杯酒,江安义一饮而尽。辛辣的滋味在肺腑激荡,洗涤着胸郁积的情感,这杯酒,为了自己,为了父亲,为了家人,为了江家,也为了天下所有心怀梦想苦读的人。

这一日,平府不知有多少人酩酊大醉?欢欣、苦涩尽在一杯酒。

好看书吧【haokanshuba.com】第一时间更新《变臣》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三国之美女如此多娇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开局贪成五亿县令,女帝求我多贪点?明末:边军不退诸葛重生:众将士,随亮北伐!谍战风云录:大宋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大汉:开局刺杀刘彻,求诛九族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封地三年,百官跪求登基!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带着美女闯三国大宋小农民我在异世界召唤最狂上门女婿继兄不善(HP)Forgive女帝:假太监,朕的后宫都让你凿光了三国:我刘备也是绝世武将金玉满唐朕,剩者为王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随母改嫁,我跟继父约法三章大秦:最狠丞相,杀出个万世永昌倒拔三国我只想算命,你却让我当国师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大唐小说家叛军围城,我皇太子揭棺而起!谍海无名三国:从麦城称霸世界舔狗三年,只为开启军工系统全球沙化之我在异世攒功德臭县令朕怀孕了清末土司王玄天宗修行记事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