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器♂搜索.{\一♂六♂八♂看♂书\}:可以快速找到你看的文
晚上九点三十五分,鼓楼东大街上。
“董姐~鼓楼的夜晚时间匆匆。”
“陌生的人,请给我一支兰州。”
四人喝零酒,在大街上闲逛。
余潇喊道:“真的,不跟你们吹,你们去听听这首歌,棒极了!”
杨子萌不满道:“得了吧,你就为了这破歌,专门跑到鼓楼来?”
余潇骂道:“我草,你才破歌。”
冯浩打了个圆场:“反正时间还早,就当是消化消化呗。”
杨子萌道:“扑克带了吗?”
冯浩一摸口袋,喊道:“我草,忘了。”
杨子萌一脸无奈:“你你,这么重要的东西你都能忘。”
顾枫道:“哎哟,事,再去买一副不就得了,不过就怕到时候太冷,你手都伸不出来。”
......
晚上十一点四十七分,东方君悦大酒店内。
凌月道:“妈,你不先睡一觉吗?”
温楚琴摇了摇头:“还睡?上次就是因为你爸睡觉才错过了,这次绝对不能再睡了。”
凌国栋刚洗完澡出来,道:“哟,这又开始起我了啊?”
凌月道:“可是我查了查时间,早上六点十分才升旗啊。”
温楚琴拍了拍凌月的头:“傻瓜,你要知道国庆升旗是多重要的日子,有多少人从全国各地赶来,想要参与这个盛典啊。”
凌国栋笑道:“就依你妈一次吧,好像凌晨一点半,安门广场就开放安检了,我们一点半左右到吧。”
他笑着搂住了温楚琴:“怎么样,老婆,这样的安排满意了吧?”
温楚琴莞尔一笑:“算你这次走心了。”
......
凌晨十二点三十八分,安门广场安检处。
“这也忒冷了吧。”杨子萌着将手紧紧地插在了口袋里。
顾枫笑道:“就跟你了,还打牌不?”
余潇脚不停的抖着:“这时候我才无比想念我宿舍的床,哪怕它是那样的硬...”
冯浩往后望了一眼:“不得不,这人还真是多...现在排队的人密密麻麻,我都不好有多少人。”
“同学,请问你是第一次来北京吗?”中国青年网的记者已经将麦克风伸到了余潇面前。
“啊?我...我在北京读书。”
余潇第一次被采访,显得十分紧张。
记者道:“你是一个人来的吗?”
余潇摇了摇头,指了指身边的三人:“我是和同学一起来的。”
记者又将麦克风递向了顾枫:“同学,请问你是哪里人呢?”
顾枫道:“我是上海人,这也是我第一次来看升国旗。”
记者望向杨子萌和冯浩,道:“这两位同学呢,有什么想对祖国生日的祝福吗?”
杨子萌憋了半,只了句:“我爱中国!”
冯浩一本正经道:“祝祖国生日快乐,也希望我们以后能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谢谢这四位同学,希望你们也能感受这份快乐。”中国青年网的记者又走向了另一边,去采访另一群人了。
余潇率先竖起了大拇指:“可以啊,冯浩,看不出来啊。”
杨子萌接着道:“这话给我们长脸,给学校长脸,是个有抱负的青年啊。”
顾枫道:“你看他眼眶都有些泛红,别忘了是谁提议来看升国旗的喔。”
杨子萌摊了摊手:“不过时间这么久,我们总不能在这里傻站着吧?又不能打牌,唉,顾半仙,给大家科普下升国旗的一些知识呗。”
顾枫挥手喝道:“去去去,别瞎。”
“我查查。”他从口袋里掏出了手机:“还好我带了手套。”
杨子萌咧了咧嘴:“就你机灵。”
顾枫盯着屏幕道:“来来来,我给大家几个有趣的数字,你们猜猜是什么;36,138,28.3。”
余潇摇了摇头:“这什么数字...没点头绪,我猜不出来。”
杨子萌道:“这28.3带了个数点是不是什么高度啊?”
“bingo!”顾枫道:“杨子萌猜对了,28.3米是升旗的高度。”
余潇有些不解:“怎么不弄个整数啊?”
顾枫道:“据因为建党是在1921年的7月,而建国在1949年的10月,中间经历了28年零3个月的艰难历程,为了记住这段艰苦卓绝、浴血奋战的历史,就把升国旗的高度定为28.3米了。”
冯浩点零头:“有讲究,那这36是什么口号吗,比如默念多少下什么的。”
余潇道:“是人吧?是不是解放军的人数啊?”
顾枫点零头:“余潇对了,在安门升旗有专门的国旗护卫队,当升旗时,共有36人组成一个方阵,包括1名指挥长、1名擎旗手、2名护旗手以及32名护旗队员,他们分为4列9排,这也就是象征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1949年。”
余潇笑了笑:“毕竟我也看过电视上升旗嘛,那这138是什么?”
顾枫道:“那是国旗护卫队在护旗从金水桥正步走到国旗基栏下的步数。”
余潇奇道:“这么准确?”
顾枫接着道:“资料显示金水桥到国旗基栏的距离是103.5米,而标准正步的步幅是75厘米,因此,如果从金水桥用标准正步走到国旗基栏处就刚好是138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