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好看书吧】地址:haokanshuba.com
太太呢,我想这么多做什么。这回三爷又添了哥儿,等回去告诉太太,太太一定十分欢喜。”
刘婆子想到回京后照例能拿到的一笔赏钱,也和赵妈妈手舞足蹈说起来,赵妈妈一边说话一边盘算,这样看来京里变化不大,就不晓得爷和奶奶什么时候能回京。即便不为别的,为孩子们打算,也要尽快回京才是,总不能让孩子们在这长大说亲。少爷们倒算了,男孩子养的粗点也没多少关系,可是睐姐儿本该是千金万金的小姐,哪能像来往的这几家女儿,到处乱跑呢
赵妈妈心里不由叹了口气,可惜自己爷要回去,还要看皇帝是怎么想的,也不知道三皇子哪天才能当上太子,召三爷回京。
这个年过的十分热闹,陈铭远带着孩子们在外面烤火讲故事,那橘皮的香味曼娘在屋里都能闻到,赵妈妈端了一碗粥进来对曼娘笑着道:“三爷还说让拿酒来,说热热的酒喝下去,再来两片烤过的桔子,那才叫好。姐儿也嚷着要尝尝,被劝下去了。”
曼娘坐了二十来天月子,这些日子也能起身走走,只是碍于规矩不好出门,笑着道:“亏你们还劝的下去,睐姐儿啊,被你们爷宠坏了,这过了年就足足六岁了,除了爱读书,针线活什么的,都不喜欢。她要是个男孩也就罢了,可偏偏是个女儿家。”
赵妈妈细细听完曼娘的抱怨,等曼娘把粥喝完递给曼娘帕子才道:“其实小的斗胆说句,不如”曼娘已经抬头瞧着她:“没有什么不如,赵妈妈,我是不会把睐姐儿送回京城让婆婆带着的。是,送回京城,服侍的人多,教养妈妈也有,来往的人都不是龙岩这样的。可是睐姐儿和京城的淑女闺秀们比起来,不过活泼好动了些,不爱针线这些。可是天下这么多人,不是人人都是一样的。”
曼娘说的急了些,差点被呛道,听着她咳嗽起来,赵妈妈忙上前给她捶背:“奶奶您疼睐姐儿,小的都瞧在眼里,可睐姐儿眼看一天天大了,规矩那些要学起来,也快。小的是担心睐姐儿的婚事,这要操心的人家,女儿四五岁就开始看四周相好来往的,瞧个四五年,十来岁就定下亲,再拘束着学规矩理家什么的。睐姐儿真要算起来,年一过就七岁了,这亲事也该挑了。”
原来女儿已经大到可以论亲事的年岁了曼娘此时才觉得真是时光如水,还记得女儿初生时候,那么小小软软的一团,而现在不仅会跑会跳能说会道,还要冷眼给她选择夫婿了。曼娘不由轻叹一声,见曼娘不说话,赵妈妈还待再说,曼娘已经道:“女儿家,这辈子也就在家这几年能过的舒心无忧,我明白你望着你们三爷好的心,可是我的主意也已经定了,睐姐儿会和我在一起,我会好好教她。至于亲事,”
曼娘停下来突然笑一笑:“看缘分吧,林妹妹当年,过了十六岁才择的夫婿,爹爹写来的信里面也说,林妹妹那个夫君待她十分好,虽说林妹妹有封号在身,可真的好和假的好,是能瞧得出的。”
林琉玫头胎得男,相隔两年后又怀有身孕,这让一直担心自己女儿像自己一样难以生育的新安郡主松了一口气。新安郡主已把家里的事都交给徐明晋的媳妇,平日一门心思不是在孙儿身上就是在外孙身上。京城里的风向也早就换了,原本还觉得新安郡主让林琉玫与徐家走的近而不是亲近父族有些过分的人,现在也齐口称赞新安郡主果然是能慧眼识人,这异父异母的兄妹能相处的似亲兄妹一般,果然是各自教养得法。
至于林家那位嗣子,平日和林琉玫也有来往,林琉玫待他不远不近,他也绝不拿出兄长架子要林琉玫必定如何如何,倒也省了许多口舌是非,让日子过的平静安宁。
京城那些名字,若不是常有爹爹写来的事无巨细的信,竟已经觉得有些陌生了。见曼娘这样说,赵妈妈也只得道:“是,姻缘这种事,还是要看缘分的,别说寿阳县主,就说奶奶您,和三爷,那也是天做的缘分。”
曼娘笑了:“我觉得我运气不差,我的女儿,运气想来会更好。”
赵妈妈也点头应是,也就收拾了退出,外面响起鞭炮声,已经过子时了,慎哥儿砸吧砸吧嘴醒过来,曼娘看着儿子,点着他的小下巴,慎哥儿露出笑脸。
曼娘拍拍儿子,喃喃道:“你爹爹说,要我多生几个儿子护着你们姐姐,可他难道不晓得,就你姐姐那样的,只怕也没人敢欺负。”
慎哥儿听不懂,但能听见娘的声音很温柔,嘻嘻笑了,曼娘把儿子抱起好哄他继续睡。模模糊糊中想起,当年和秦婉柔的指腹为婚,记得秦婉柔这胎,的确是生了个女儿,就是不晓得,还记不记得这件事不然谨哥儿,还能娶个县主呢。
转眼曼娘月子做满,慎哥儿满月时候年都还没过完,这桌酒,既当做满月酒,也当做过年时候请同僚们的。宋主簿已经在过年前从京城赶回,他运气不错,一抽竟抽在潮州府揭阳县的县丞,离家不远还可以把家小也带了去。宋太太这些天见人说话脸上都是笑的,虽然忙着过年收拾东西还要去和各亲友告别,可慎哥儿的满月酒她也来了。
见面时候互相说了恭喜,宋太太人逢喜事,精神爽朗不说,连嗓门都比平日放柔和了,笑着对曼娘道:“我家里那个,还和我说,说现在去了揭阳,可就和在家里不一样,要我和你多学学,别那样土扑扑的走出去让人笑话。我可不肯听,说他去了一趟京城难道骨头轻了这辈子,他顶好也就能做个知县罢了,难道还让我学那些夫人奶奶们的做派”
座上先到的,都是熟人,大家不由都笑了,柳太太已经道:“陈奶奶的行动这些,我这些年也跟着模仿呢,可就是连根小手指头都比不上。”
曼娘还待谦虚几句,下人来报阮太太来了,曼娘忙迎出去,接进来请阮太太坐了首席,上回在县衙见过阮家孩子,曼娘也要让睐姐儿姐弟出来拜见阮太太。
睐姐儿在这种场合,是十分规矩的,见了阮太太老老实实行礼问好,阮太太十分喜欢,拉着她的手问东问西,睐姐儿也绝不有一丝不耐烦,满是笑容答了。
者有话要说:在龙岩的日子真是各种安静甜蜜啊,一回到京城就会面临各种复杂的事,哎。
、变化
这让阮太太更加欢喜,嗔着曼娘道:“你家千金这么聪明伶俐,就该常带了去我们那边玩耍才是,不然我家丫头还常说,比不得在家里时有那么多姐妹,现在只有她孤零零一个人,嚷着要回家去寻她祖母呢。”
在座的人都笑了,李太太已经道:“陈奶奶前些日子不是不方便出门吗现在又添了哥儿了,我听说你们两家还是亲戚,以后就该多来往才是。”
阮太太点头:“就该如此,今儿本来还想带我家丫头过来,结果临出门时候她生气了,那孩子,生生被我宠坏了,哪像表妹你家的千金,真是聪明伶俐乖巧的没话说。”
阮太太在那没口子地赞着睐姐儿,曼娘把女儿拉到自己身边坐下才笑着道:“那是你没见过她淘气的时候,也只有当了客人才会安静些。”
柳太太笑了:“陈奶奶你这是谦虚,我家丫头有这么大的时候,就没个安静的时候。”
众人你说一句我说一句,十分热闹,等曼娘又坐下时,阮太太又笑着问睐姐儿是哪天的生日,曼娘的眉微微一皱就道:“你不问我都还没想起来,这月十九她就足足地满六岁了。”
正月十九,阮太太不由在嘴里念叨了下,难道说阮太太看上自己家女儿,记得阮太太小儿子和睐姐儿差不多年岁,曼娘的眉皱紧,但很快就松开,笑着说:“难怪她这几日不欢喜呢,想来是怨我只记得她弟弟的满月,就忘了她生辰了。这孩子,真是只瞅生不瞅长,上个月我婆婆还带信来,问这孩子现在到底长成什么样了。”
说着曼娘低头对睐姐儿道:“娘可没有忘了你生辰,等那日,娘让厨房给你做碗长寿面好不好”睐姐儿的眼瞪大一些,接着爱娇的说:“娘可别忘记。”
众人顿时又笑了。阮太太见曼娘全不搭茬这话,自己也不好寻由头再说,再想一想,毕竟两边都是来做官的,谁晓得以后会到什么地方,不肯搭茬也属平常。
虽这样想,阮太太不由在心里暗自叹了一口气,待睐姐儿也更加亲热,也不晓得这朵鲜花将来长成会落入谁家
慎哥儿的满月过了,刘婆子他们也就要告辞回京。曼娘收拾了不少东西让他们带回京,不外就是些土仪。陈铭远怀里抱着慎哥儿瞧着曼娘收拾,还不忘记在旁指挥:“那笋干多带些,我娘说这笋干比京城里买的好吃。还有那小海米,也多带一包。”
曼娘和刘婆子赵妈妈她们几个在忙着收拾,听了几句就对陈铭远道:“你抱着孩子出去玩吧,这些我们都晓得的。”
陈铭远还是满脸笑嘻嘻,在这屋子里转来转去,睐姐儿正巧走进来听到,就扑过去拉住陈铭远的手:“爹爹爹爹,你带我出去玩。”
陈铭远正打算说好,就见曼娘横过来一眼,忙对曼娘道:“你看,我就带她去宋兄家,宋兄家这两天就要走了,我也该去辞行。”
睐姐儿生怕曼娘不答应,在旁边连连点头:“娘,我给宋姐姐做了条手帕,您不是说,女孩子是手帕交吗我要去送给她。”
陈铭远已经点头:“我闺女真聪明,那我们就走了。”
曼娘看着这对父女双双期盼的眼神,用手扶一下额:“你啊,迟早会把睐姐儿惯坏。”
陈铭远早一手抱儿子,一手牵着女儿走出去了。
刘婆子笑着说:“姐儿这脾气,倒有些像三爷小时候,三爷小时候也是这样的,太太那时发愁的不行,说这孩子现在这样调皮,等大了可怎么办可奶奶您瞧瞧,三爷现在,那是谁都说不出的好。”
赵妈妈也在旁边帮腔:“刘嫂子说的是,奶奶您是太操心了,其实姐儿虽说满了六岁,可还是小孩子,要真是从不行差踏错一步,那就不叫孩子了。”
曼娘的眉微微一皱,自己当年很小的时候就被教导不能行差踏错一步,倒忘了孩子终究是孩子,哪能不犯错呢太过拘束,岂不让孩子不像孩子曼娘不由展颜一笑:“你们说的是,我有时想的,未免太多了。”
赵妈妈见曼娘话里未免有自责之意,急忙道:“奶奶这也是为姐儿好,巴望着姐儿处处都好,心急了些,这也是难免的,谁不是这样过来的”说话时候,东西已经全都收拾好,赵妈妈和刘婆子退下。
曼娘刚坐下,睐姐儿和陈铭远父女已经走进来,睐姐儿手里还拿着个荷包,走到曼娘身边:“娘,您瞧,这是宋姐姐送我的,做的好不好看宋姐姐还说,要我给她写信呢。”
曼娘把睐姐儿拉过来,给她理一下衣衫:“你还说给你宋姐姐写信,都不说说你自己写的那笔字算什么上回还说给你祖母写几句问安的话,写出来,我都不好意思说。亏你祖母写信过来赞你。”
睐姐儿爱读书爱写字,可就欠缺了一点耐心,初写还好,还能规规矩矩的,等再多写几个,就开始潦草。睐姐儿被娘说中缺点,不由眼巴巴看向陈铭远,希望自己的爹能替自己说几句好话,可是这是事实,陈铭远也没有法子,只是摆出一副,你看,你娘说的很对,你要改的模样出来。
睐姐儿只好低头,声音很小的说:“我会好好地写,娘,我先去把荷包放好。”
说完睐姐儿就准备跑,但想到曼娘方才说的话,又规规矩矩行个礼这才走出去。曼娘不由摇头,对旁边的陈铭远道:“你还笑呢,这孩子,就是被你宠坏了,等长大了没人肯娶,我才看你到时笑的出来”
陈铭远把怀中抱着的慎哥儿递过去:“这孩子刚才就哭了几声,宋大嫂说他饿了,让我抱回来找你喂奶。”
先把自己儿子喂饱才是正经事,曼娘转过身解衣喂奶,陈铭远靠在椅子背上,笑嘻嘻地说:“我们姑娘怎么会嫁不出去再说了,真嫁不出去,我又不是养不起一个闺女”
说着陈铭远伸手过去逗慎哥儿:“慎哥儿,你说是不是,你也会跟爹一起养你姐姐的。”
慎哥儿已经吃了个半饱,陈铭远的手指一伸过去,他就吐出来,接着对爹嘻嘻笑了。曼娘恨得往陈铭远手上打了两下:“闲着的话,去教你儿子闺女练字去,别在这打扰我喂奶。”
陈铭远又抓着儿子的手指玩了两下才笑嘻嘻地对曼娘道:“遵命,夫人。”
曼娘重新给慎哥儿喂起奶来。在龙岩的日子可谓平静安宁,一家子在龙岩住的舒服自在。可是终究是要回京城的,至于京城现在曼娘轻叹一声,别说孩子们,就连曼娘自己也喜欢这个地方,山好水好景好,没有那么多繁文缛节,没有那么多纷扰争执。但终究是异乡不是故乡,曼娘戳一下儿子的脸蛋,只有他,才是真正的无忧无虑啊。
日子像风一样地过去,次年八月,京城传来消息,久病的二皇子在六月病卒,陛下十分哀伤,追封这个儿子为宁王并缀朝三日。
七月,陛下为宁王服丧日结束,立三皇子为太子,同时为诸皇子封王,大赦天下。
龙岩地处偏远,消息到时已是太子被立二十日后,陈铭远得到消息,远比别人要激动的多,现在算是彻底定下来了。陛下已经年过半百,立太子同时下诏太子辅政,或者这就是自己的机会。
陈铭远刚准备回家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曼娘,宋书办就走进来,怀里还抱了一堆文书:“二太爷,太爷说既有大赦文书,也就整理一下,除十宗罪外都放出去。”
怎么就忘了现在还要办公事,陈铭远按下激动心情接过文书和宋书办
小说推荐:《国医》《炮灰的人生2(快穿)》《我在妖武乱世,武道成神》【小说书包】《买活》《结婚而已》《斗罗:七杀惊绝世》《1978合成系文豪》《一个俗人的诸天影视之旅》【大黄书】
《曼婚》转载请注明来源:好看书吧haokanshuba.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