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族的欺辱。远地不说,就说这次全国性地财政危机,北方贵族想出来的法子竟然是抽干南方两省的血,来供给其他地方。这也直接导致了弥勒教暴乱,让南方士族差点遭受灭顶之灾。所以当他们知道自己得到一块可以与北方贵族对抗地阵地时,心中的激动可想而知,失态也就不足为奇了。
等他们从狂喜中平复。在徐、乔岐佩等人的带领下,南方士族齐齐离座,向秦雷三扣九拜,行了最隆重的大礼。
秦雷含笑受了这个大礼。为给南方带来未来的人,他当得起。
如果不是使出浑身解数,他又怎么可能说服朝廷同意这个荒唐提议呢
事情回溯到九天前,在秦雷还没有收到朝廷封其为权督两省军政钦差王时,他的另一封加急密报又到了昭武帝的御案前。
在这封密报里,秦雷详细的介绍了自己的计划,并对这个衙门的未来了无数种设想。终于令昭武帝相信,只要把军队、交通、税收三条牢牢抓在手中,南方便会成为皇家与朝廷对抗的强力臂助。
他倒不是很看重秦雷为自己挣得一成干股,很干脆的赏给了这个给自己带来惊喜的儿子。他欣喜的是,在茫茫迷雾中,终于找到了一个对抗包括李家和文家在内、强大无比的北方士族集团的法子。
至于两方谁会最终获胜昭武帝还是很有信心回答一句:谁都不可能。当了十七年的皇帝,制衡之术他还是很精通的。
看完这封长达万言的详细报告后,昭武帝一夜未眠。好不容易捱到天亮,便早早赶到慈宁宫去找那位曾经叱咤风云的老太太。
听完儿子的解说,文庄皇太后沉思良久,才淡淡笑道:“你将来有得烦了。”
但面色中多得是欣慰。
在自己母亲面前,昭武帝没有必要伪装,他哈哈笑道:“只要能拿回我们家的东西,这种烦恼又算什么呢”
文庄太后再也没有说什么。第二天,她便请文彦博进宫,说起自己感叹南方子民身遭兵戈,等到战后还不知道要再遭受多少贪官污吏、土豪劣绅带来的磨难。所以希望文彦博能成立一个由官府
牵头、选举士绅参加的衙门,专门负责战后重建的监督,减少些贪污腐败,欺压乡里,让黎民少受些苦楚。
当文彦博愁眉苦脸的说起当前的国库状况,老太太笑道:“就是找些老不死的出来凑个热闹,给他们个指指点点的机会,你当他们还稀罕你那品级,你那官俸不用给什么编制品级,给个名正言顺的头衔就行了。”
还感叹道:“人老了,就活一张脸啊。”
她当年那一句话的指点之恩,才造就了今日的文彦博。虽然后来文彦博支持昭武帝登上了帝位,但他也顺利的成了一国宰辅。所以归根结底,他还是欠文庄太后一个人情。
当时秦雷要组建复兴衙门的消息还没有南方的任何一人呢,所以文丞相也无从得知。他只当老太太吃斋念佛想做善事了,便满口答应下来,算是还她这个人情,去了自己十几年的一块心病。
当然,若是他当时就知道自己给自己又新添了块更大的心病,是无论如何也不会答应的。人情可以下回还,没必要非得自找麻烦。
第二天便是朝会,文彦博自然不会忘记前一天答应的事情,便把这事一报。李浑向来不管这些狗屁倒灶的政事,当然没有意见。于是这个名为复兴衙门的不入流、不发饷、不起眼的三不机构顺利了通过朝会,在吏部入册、在少府挂靠后,便成为了大秦朝的合法机构。
等到将近十天后,文彦博知道事情背后的猫腻时,却是木已成舟。暴跳如雷之余,只能等待那个劳什子复兴衙门犯错时,再将其打入地狱,永世不得翻身。
秦家祖孙三代在时间的把握上妙到毫厘,终于让文彦博吃下了这个哑巴亏。即使将来他或者北方士族想反击,却也不能在复兴衙门的合法性上做文章了。而这合法性却偏偏是南方士族们的最大心病。
虽然这样做的后遗症颇多,不知在将来要耗费昭武帝和秦雷多少心神,不知要南方士族付出多大的代价。但从任何角度讲,这次皇家都是赚大了、南方士族更是赚大了。
第四卷火中莲
第一六二章竞标
昭武十七年五月二十二,相信所有南方士绅都不会忘记这一天。
夜里下了一场大雨,直到卯时才渐渐停了。这场雨把荆州城的晦气和血污冲刷的干干净净。早上人们一开门,一个阳光明媚房舍新、花草娇艳翠欲滴的崭新天地便映入眼帘。
呼吸着清晨的新鲜空气,身穿崭新青衣的汉子正站在一辆簇金银顶绿呢大轿边,拿着一块干净的抹布用心擦拭着已经锃亮的轿杆。这顶轿子后面还有十几顶小轿,也都有人在擦拭。后院传来一阵密集的脚步声,汉子忙收起抹布,恭恭敬敬的跪在地上。
一个紫色公爵服饰的白发老者,在十几个男子的簇拥下,从后院踱步而出。这些男子衣着华贵、有老有少,俱是一脸的紧张兴奋。
老者正是大秦荆国公徐昶,他身边的乃是徐氏宗族的男丁。此时一个四十多岁的男子正在低声禀报着:“京里二爷的二百万两的宝钞已经送到,再加上头些日子东面三爷送来的四百万两,咱们手头现银宝钞加起来一共是九百万两。”
徐昶沉吟道:“按说是差不多,可你没见昨天那一幕,实在是激动人心啊。我怕那些本打算拿个议事资格的家伙,会联合起来,去争一个常议啊。”
被叫做国昌的心中腹诽道:你昨天回来怎么不说,这不临上轿现扎耳朵眼吗但人家是家主,他也只能思索一番。轻声道:“咱们不比胥家,没有那么多活钱。若是再从账面上抽的话,咱们那些营生就都难以为继了。”
徐昶乃是标准地甩手掌柜,他摇头道:“老夫不信,凭咱们徐家还凑不出个几百万两”
国昌心中暗骂这老头自我感觉太过良好,你以为咱们也有一条运河啊嘴上无奈道:“若是把咱们的银洞沟拿出来,还是可以顶个五百万两的。”
徐昶不舍道:“你确定那地方没有多少矿了”
边上一个老头轻笑道:“这两年统共都没开出一百万两,只是别人不知道而已。”
徐昶点头笑道:“那正好趁机把它高价抵出去。”
边上人便齐声大赞家主英明。
说话间。一行人分别上了自己的轿子。地上跪着的领班才起身唱一声:“起轿”轿夫们便稳稳的抬起轿子。往前院去了。出了正门,轿子又与一队护卫汇合,浩浩荡荡的往总督府方向行去。
这种场景在荆州府的东西城频繁上演着。昨夜地二百家士绅,乘车坐轿,带着随从伴当,从各自地府邸往总督府赶去。又有无数士农工商跟着一起去看热闹。
荆州府把总督府边地大校场空出来,给这些老爷们落轿停车。离辰时会场开门还有小半个时辰。偌大的校场已经被各家的车马塞得满满当当。那些为摆架子而姗姗来迟的,转了一圈也没有找到空位,只好先下轿,让轿夫把轿子抬到临近街上去。
徐昶这样的身份当然不用在外面的大校场下轿。门卫见了他的公爵大轿,便毕恭毕敬地把正门大开,请荆国公提前入场。外面熙熙攘攘地人群除了羡慕,倒也没有别的情绪。这本来就是人家那个层次该享受的。
当然,出府时二百多人的队伍不可能一股脑都进去。招标会规定。每家除了家主。只能带一人入场。徐国昌为徐府的外府大管事,专门负责府中银钱,自然跟着进了会场。其余人送别了老公爷后。便到总督府对面,提前包下的酒楼中吃酒等候。
一大一小两顶轿子落下后,徐国昌先下来,跑到前面给老爷子掀开轿帘,再恭敬的伸手扶出徐昶。他这份面子功夫几十年如一日的一丝不芶,甚至满腹牢骚时也是如此。若非这样,他一个旁支,怎么能在外府大管事这个人人眼红地位子上,一坐二十年呢。
身着崭新官服地荆州府知府前来迎接,对于这种四品的知府,徐昶自然只是淡淡笑笑,便任徐国昌去拉拢感情了。
荆州知府把二人引到会场门口,一个面无表情的黑衣卫拦路道:“请出示请柬。”
徐微笑道:“老夫亲自带着呢。”
说着从袖中掏出一张蓝绒封面地精致请柬,递给他。黑衣卫士将请柬打开,取出其中一张红纸,递于一边的文书案上。这才双手奉还给徐昶,恭声道:“请公爷二楼甲一房就坐。”
见秦雷给足面子,老头子不由心情大好,点头笑道:“谢谢这位小哥。国昌,打赏。”
后面的徐国昌心道,老头子,莫非你疯了今天来竞标,我身上就没带一两碎银子啊。但老头子的面子要紧,赶紧在袖中摸了摸,找到一张面值最小的宝钞,一脸肉痛的递给黑衣卫。
面色冷峻的黑衣卫向徐昶抱拳道:“谢老公
,便收到了袖子中。
徐国昌一边跟着徐昶进去,心道还哀号道,菩萨啊,一千两银子都没换来个笑脸啊。
他却是冤枉这名卫士了。其实,等下岗后,这名卫士第一件事便是,到个没人的地方。把宝钞从袖子中抽出,看了看面额,嘴巴一下子张得老大。倒抽凉气道:“就是有钱,等于老子挣三年啊”条例里对打赏银子有明确的规定,谁收到就算谁的,但超过一百两必须向侍卫长报告。所以他只要跟石敢报个备,便能将其收入囊中,根本没有任何心理负担。
这边心如刀割的徐国昌,跟着徐昶进了会场。会场有两层,高大宽敝。下面一层摆着十几排长桌,上面铺着绿色呢子桌布。桌子上隔一段距离。便放着一个黄铜名牌,上面刻着诸如“枣阳赵家”、“余州马家”之类的字样,看来是标示身份地。每个铭牌后都有一个典雅的雕花木盒,边上还有茶杯水果之类的吃食,整整齐齐的摆放着。桌后则是一把把舒适的太师椅,看来组织者考虑到与会者老人及养尊处优者居多,确实心细无比。
徐国昌也忘了心疼,只觉得仿佛置身异国。明明还是那些东西。但被这样一规整。就显得整齐干练,给人以积极进取的感觉,不由对主事人心中的机杼大为赞赏。
他们来的算晚地,会场中已经基本上坐满了山南江北地士绅们,见徐进来,都忙不迭起来请安问好。徐昶一边含笑回应着,一边跟着引路地卫士往里走去。
徐家的位子在二楼。两人拾级而上,便见到楼上一面尽是些分隔开来的包间。徐国昌数了数,除了中间那个明显大很多、也华丽很多的房间,一共十二个,也就是说,一共十三家,可以享受到这种高人一等的待遇。
楼上的侍应把二人领进那个大房间左边的一个,果然上面挂着甲一号地牌子。原来那个大房间乃是王爷的。两人心道。
进得房来。只见这个丈许见方的小房间装饰极是古朴高雅,靠前些的地方摆着一套梨花木桌椅,上面同样摆着木盒茶水吃食之类。只是更高档些而已。最让老头子满意的是,在桌椅后面的还有一把安乐椅,可以让自己的老骨头少受些罪。
走了这一路,七十好几的老头子也有些累了,便在安乐椅上坐下,调整个舒服地姿势,眯眼道:“别看咱们王爷年纪小,办事情却老道得很,让你一点毛病都挑不出来。”
徐国昌跪在地上一边给老头捏脚,一边陪笑道:“确实让人觉得物有所值,从心眼里舒坦。”
两人说话间,便听到又有人上楼来。徐昶朝门口努努嘴,徐国昌会意起身从门缝中往外瞧去。看了半天,才回身轻声道:“是胥家地。”
老头子点点头,又问道:“他们进了哪一间”
“甲七。”
徐国昌有些幸灾乐祸笑道,“看来他们的银弹也没让王爷多给点面子。”
没等多长时间,辰时便到了。从包厢往下看,所有的桌子已经坐满,而江北巡抚卓文正也已经站在台上,看来终于要开始了。
卓文正今日也换了身簇新地三品礼服,精神百倍的站在台上,望着座无虚席的台下,看到那一张张或熟悉或陌生的面孔也期盼的望着自己。他心中不禁感慨万千,往日里想要见见在座的这些大佬们都非常困难,更别说把他们召集起来。当日他与麹总督吃闭门羹、坐冷板凳的场景还历历在目。没想到王爷来了后,轻而易举的就把这些狡似狐、奸似鬼,架子又大的惊人的门阀老们调的溜溜转。
他说要开会,居然有人宁肯冒死穿过弥勒教控制的地带也要赶过来、生怕错过了。
他说要交一万两报名押金,顿时有三百多万两银子进账。按说你就痛痛快快的收下吧,他不,他还要搞个初选,直接淘汰掉一百多家,把银子原封不动的再退回去。
虽然搞不懂王爷这样做的用意,但见这些老老实实坐在长桌后的家伙,都是一脸的满足得意,看来那次选拔至少满足了在座士绅们的虚荣心只要能进这个屋子,就代表你是南方二百强之一啊。
帷幕后传来延武轻微的咳嗽声,把卓文正从感慨中拉回。他清了清嗓子,视线扫过台下,等到众人都安静下来,才朗声宣布两省战后复兴统筹衙门招标会开始,首先当然是要请隆郡王殿下训话。
秦雷微笑着上台,他望着台下的众人,心中充满了自豪,也有一些忐忑。
小说推荐:《我在现代留过学》【未来小说】《重开吧!蜘蛛侠!》《北齐怪谈》【泡书吧】《文明之万象王座》《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泰昌大明》《松田的酒厂二周目》【鸿蒙小说网】
好看书吧【haokanshuba.com】第一时间更新《权柄》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