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二两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好看书吧haokanshuba.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宋城南吐了一口烟说道。
作者有话说:
这个故事不好看吗?我怎么这么喜欢这情节呢?养成系,还养个小老公,好萌啊哈哈!没人看我也接着写下去。对了以后周末不更。
第23章吃面
秦见隔着腾腾的热气看着对面正在大口吃面的男人,面无表情的说道:“我没钱还你。”
宋城南从碗里抬起脸,将嘴里的面嚼了几下咽下才说:“老规矩,记账。小本本我都带来了,一笔一笔给你记的清楚着呢。”
男人此时有些无赖的嘴脸与半个小时前截然不同。擒拿格斗利落狠辣,一招一式刚劲有力,张弛之间长发男人便束手就擒,不曾有半分拖泥带水。
混混们也曾想群起攻之,可男人寒眉冷目,肃然而立,凛冽得让人望之却步。
楚阎王惯会抓时机,在混混头子犹豫之时,吊儿郎当的说道:“冯裤子,介绍一下,这位是新发社区新上任的社区主任,也是我哥的战友,在连队拿了三年“兵王”的称号,以狙击和擒拿格斗见长,以一敌十,不成问题。”
这话混混们一凛,也让秦见心中一震。
他蓦地抬头,惊诧看着逆着光站在自己面前的身影,那身影似乎比平常更伟岸了一些,正劈开迎面的寒风,留了一处温良在身后。
恰恰,正是秦见栖身所在。
男孩儿收回思绪,看着对面快要见底的面碗,低声问道:“既然你能打过那些人,为什么还要赔偿王大力医药费?”
宋城南放下筷子点了根烟,放到口中刚要深吸,又摘了按灭在烟灰缸中:“做事不能留隐患,若不让王大力找回点场子,心理平衡一些,早晚还得出事。我是能打过那些人,但你呢?再说做事不能靠拳脚,万事都得讲个理儿,王大力受伤住院有一部分原因确实在你,咱们赔点医药费也是应当。”
秦见垂下眸子,不情愿的嘟囔:“那一千也太多了,你记本上我也不还。”
宋城南嗤了一声,再次拿起筷子用力墩齐:“我说过了你以后不还就找你媳妇儿要,你总不能一直不找媳妇儿不成家吧?”
瞬间,男孩儿涨红了脸,龇牙咧嘴的回怼:“你们部队怎么教育的你,张口媳妇儿闭口媳妇儿的,还有没有...那个...组织纪律性了?”
男人嘿嘿直乐,秦见这般小儿姿态很少见到,弄得人忍不住逗他:“欸,你平日里想不想媳妇儿?我听说现在的小学生就有不少搞对象的了,你搞了没?有喜欢的人吗?”
“屁嘞!”男孩儿不知话题怎么演变至此,恼羞成怒的用筷子在面汤里插了两下,“你怎么这么...不要脸!”
宋城南往椅背上一靠笑的不行:“也是,你这崽子这么凶,怎么会有人和你搞对象。你听叔儿的,平常得多笑笑,这样才招女孩子喜欢,来,给叔儿笑一个。”
“笑你妈!”秦见重重地放下筷子,起身就走。男人边笑边在后面嚷道,“见爷,我的钱都给你平事了,开工资还要半个月,以后晚上做饭多给我带一碗饭啊。”
男孩儿的脚步好似停了一下,又好似没停,只是那声从公鸭子中挤出的“傻逼”清晰可闻。
作者有话说:
先更一小段
第24章姐姐
宋城南身上确实没钱了。
他转业的补贴不少,但七七八八都填了家里的窟窿,今天将卡中最后的一万块钱取了出来,在路边买了一斤槽子糕,便上了回村的公交车。
宋城南出生在东北的一个偏远村庄,从县里到村里都挂着贫困的帽子。二十多年前,宋城南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宋家日子过得虽穷,但除了多花些力气在土地上,少吃些东西到肚子里,倒也没有什么其他难事。
这样的平静打破在宋城南十四岁那年。
平日里身体一直强健的宋父倒在了自家田埂上,村医查不出个所以然,送到县医院一查,脑袋里长了瘤子。
所幸,当时还是良性的。
宋父从昏迷中清醒,第一时间便张罗回家,不顾家人和医生的阻拦,闷声不响地搭了个驴车匆匆而去,单薄的背影中透着令人心酸的倔强。
此后,宋父逐渐视物模糊、听力下降,更是常常晕倒、呕吐,最后只能由宋城南扶着才能到地头坐一会儿,看看自家已不茂盛的庄稼。
彼时的宋城南正在读初中,他瞒着家人退了学,每日背着书包到乡里的工程队去做苦力,打算攒下微薄的收入给宋父做手术。
吱呀~长长的刹车声伴随着离心力的惯性,宋城南的鼻子撞在了前面的座椅背上。公交车晃了大概两个多小时,最后停在了一条乡路旁。
收回遥远的思绪,宋城南揉揉鼻梁,从压抑的情绪中抽了出来。
他大概是最后一个下车的,脚刚刚落地就被不知从哪窜出来的幼崽一把抱住了大腿。
“舅舅,你回来了!”幼崽大约五六岁的样子,脏兮兮的笑脸上尽是亲昵。
宋城南一把将幼崽拎起举了几个高高才抱在臂弯里问道:“等舅舅多久了?不是告诉过你在家等就行了吗?”
幼崽盯着宋城南手里提着的槽子糕答非所问:“姐姐在那边。”
宋城南往乡道和村路的丁字路口一看,一个十岁左右的女孩正看着这边抿着嘴笑。
男人将槽子糕塞到幼崽手中,边走边说:“别独吞了,记得分给铃铛姐姐一点啊。”
女孩叫铃铛,长得清清秀秀,她低低的叫了一声舅舅,腼腆的神色中布满喜悦。宋城南在她粉红色的帽子上揉了一把,埋怨道:“大冷的天,你和柱子还来,下回听舅舅的话,在家等着。”
女孩儿没吭声,笑着转身先一步走在前面,马尾辫在空中晃啊晃的,划出漂亮的弧度。蓦地,宋城南忽然想到,十几年前,也有这样一条黑亮的辫子,曾经带着笑声无忧无虑地晃动在田埂间、溪水旁,也晃动在自己的眼里。
走了十几分钟便进了村,村子叫“小李村”,村民多数姓李。
小李村因离城市距离较近,这些年因地制宜发展了乡村旅游经济,因而家家的日子过得都不错。
走过“住宿、餐饮、采摘”等大字招牌,又走过瓦舍整齐的一排排院落,在村子的尽头,村路已经消失的地方,宋城南走进了寥寥几间破败的青瓦房子中的一间。
拉开门,挑开厚重的棉门帘子,宋城南将幼崽放在地上。农家往往没有独立的厨房,进门便是土灶,连着里屋的火炕,
生火做饭的热量可以用来取暖。
屋里的温度不高,稍有热气便显得烟雾缭绕。灶间一个女人正在忙碌,听见动静看了过了:“小南来了?路上冷吧,快去屋里暖暖。”
女人三十左右岁,身量纤细,面有菜色,因为疏于保养眼角已有淡淡的纹路。她笑得温柔,唇角上扬的时候还能窥见少女时清丽的影子,只是这抹清丽总是转瞬即逝,被她眼中的茫然和疲惫遮掩得牢不可破。
“姐,”宋城南走到女人身边,“别忙了,又不是外人,有什么就吃什么。”
女人点点头,声音被鼓风机的噪音压了下去:“还有一道你爱吃的酱炒蛋就好了,你先进屋吧。”
四菜一汤,对于这个家庭来说算得上丰盛。宋城南给铃铛和柱子碗里夹得满满的,自己则慢慢酌了一口老白干。
一口热酒还没下肚,房门就被人踢开了。
四个人裹挟着冷风从门外走进来,铃铛身子抖了一下,然后迅速地将已经大哭的柱子揽到了怀里。
女人也有些无措,下意识地就往宋城南身后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