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微微一叹和女娲凭自身之力斩去三尸不同,他这最后的自我执念却是借了这成圣的契机以功德之力才一举斩下,却是借用了外力。因此,成圣在即的他却是无法三尸合一,从而以三尸之道证道了。
不过,斩去三尸之后再以功德证道,却也是比直接用功德证道强上不少,只是较之女娲却是要差了一筹。
功德落下,气机流转,老子成圣。
圣人降世,异象纷呈,然而还没等老子成圣的异象散去,又有两道威严的声音传遍洪荒:
“天道在上,吾乃盘古后裔,清原始。今感洪荒秩序混乱,故欲立一教,其名曰:阐。阐者,阐明天理,教化苍生。吾为教主,以先天至宝盘古幡镇压气运。阐教,立”
“天道在上,吾乃上清通天道人。今感洪荒生灵生存不易,故而欲创立一教,其名为:截。截者,截取一线生机,为众生谋出路。吾为教主,以造化青莲镇压气运。有缘者皆可入吾门下。截教,立”
两股庞大的威压继老子之后再度传遍洪荒,却是原始,通天亦是立教成圣了。只不过无论是原始还是通天都只是斩去了两尸就以功德成圣,却是比老子又差了一筹。
不过,和历史上稍有不同的是,通天没有用诛仙剑阵来镇压截教气运,而是在叶玄的提醒之后选择了用叶玄的本体造化青莲。毕竟,诛仙剑阵杀伐有余,但却的确不适合用来镇压大教气运。而用造化青莲来镇压气运,截教历史上根基不稳的情况却是不会再出现了。
虽然理论上来说,和老子的太极图,原始的盘古幡相比,通天选择用造化青莲镇压截教气运还有一个弊端那便是如果叶玄身殒,造化青莲便会失去效用,到时候截教不仅会气运大受打击,还要选择新的灵宝镇压气运,而老子和原始身为圣人,不死不灭,就没有这等隐患。但是事实上,叶玄身为三清首徒,被三清视如己出,如果连他都能陨落,那么三教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不过,这些都是题外话。话说西方的接引准提师兄弟两人,看到三清一个接一个的成圣,却也是坐不住了。于是二人当即也发宏愿道:“天道在上,吾乃西方接引准提道人。今感众生悲苦,故欲立一教,其名曰:西方教。吾二人为其教主。吾等证道之后,定当普度苍生,使世间再无悲苦,望天道允之。”
不过,虽然接引准提看似和三清一样均是借立教功德证道,但是其实质却是又大不相同。
三清是单纯的立教证道,但是,接引和准提师兄弟二人,想要单凭立教的功德使他们两人证道成圣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这师兄弟二人在立教的同时也发下了宏愿。而所谓宏愿,简单的来说,便是向天道许诺日后会做什么,从而提前预支日后的功德。而一旦发下了宏愿,就意味着你和天道签下了卖身契,在宏愿还完之前,身上一直都会背着一层天道枷锁。
不过,和证道成圣相比,这一层枷锁无疑是微不足道的。因此,接引准提这般做法倒也不足为怪了。
只不过,即使立教之后发下了宏愿普渡苍生,使世间再无悲苦,但是,接引和准提师兄弟两人却尴尬的发现,即使预支了那么些功德,这立教的功德再加上宏愿的功德却依然不够师兄弟两人成圣的。
只是,即使不够,但两人既然已经做到了这个地步,却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一咬牙,准提对身边的接引说道:“师兄,这些功德你用来成圣吧,师弟我另想办法。”
说罢,也不等接引回应,准提就再度朗声道:“天道在上,吾西方教准提,今于此地发下大宏愿
我若证得无上菩提,成正觉已,所居佛刹,具足无量不可思议,功德庄严。无有地狱,饿鬼,禽兽,蜎飞蠕动之类。所有一切众生,以及焰摩罗界,三恶道中,来生我刹。受我法化。悉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复更堕恶趣。得是愿,乃佛。不得是愿,不取无上正觉。
我佛时。十方世界。所有众生。令生我刹。皆具紫磨真金色身。经:我佛时。十方世界。所有众生。令生我刹。皆具紫磨真金色身。三十二种。大丈夫相。端正净洁。悉同一类。若形貌差别。有好丑者。不取正觉。
我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自知无量劫时宿命。所善恶,皆能洞视。彻听。知十方去来现在之事。不得是愿。不取正觉。
我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皆得他心智通。若不悉知亿那由他百千佛刹。众生心念者。不取正觉。
我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皆得神通自在。波罗密多。于一念顷。不能超过亿那由他百千佛刹。周遍巡历。供养诸佛者。不取正觉。
我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远离分别。诸根寂静。若不决定成等正觉。证大涅槃者。不取正觉。
我佛时。光明无量。普照十方。绝胜诸佛。胜于日月之明。千万亿倍。若有众生。见我光明。照触其身。莫不安乐。慈心善。来生我国。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我佛时。寿命无量。国中声闻天人无数。寿命亦皆无量。假令三千大千世界众生。悉成缘觉。于百千劫。悉共计校。若能知其量数者。不取正觉。
我佛时。十方世界无量刹中。无数诸佛。若不共称叹我名。说我功德国土之善者。不取正觉。
我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我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发菩提心。修诸功德。奉行六波罗密。坚固不退。复以善根回向。愿生我国。一心念我。昼夜不断。临寿终时。我与诸菩萨众迎现其前。经须臾间。即生我刹。阿惟越致菩萨。不得是愿。不取正觉。
我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发菩提心。坚固不退。植众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极乐。无不遂者。若有宿恶。闻我名字。即自悔过。为道善。便持经戒。愿生我刹。命终不复更三恶道。即生我国。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我佛时。国无妇女。若有女人。闻我名字。得清净信。发菩提心。厌患女身。愿生我国。命终即化男子。来我刹土。十方世界诸众生类,生我国者,皆于七宝池莲华中化生。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我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字。欢喜信乐。礼拜归命。以清净心。修菩萨行。诸天世人。莫不致敬。若闻我名。寿终之后。生尊贵家。诸根无缺。常修殊胜梵行。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我佛时。国中无不善名。所有众生。生我国者。皆同一心。住于定聚。永离热恼。心得清凉。所受快乐。犹如漏尽比丘。若起想念。贪计身者。不取正觉。
我佛时。生我国者。善根无量。皆得金刚那罗延身。坚固之力。身顶皆有光明照耀。成就一切智慧。获得无边辩才。善谈诸法秘要。说经行道。语如钟声。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我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究竟必至一生补处。除其本愿为众生故。被弘誓铠。教化一切有情。皆发信心。修菩提行。行普贤道。虽生他方世界。永离恶趣。或乐说法、或乐听法。或现神足。随意修习。无不圆满。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我佛时。生我国者。所须饮食。衣服。种种供具。随意即至。无不满愿。十方诸佛。应念受其供养。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我佛时。国中万物。严净。光丽。形色殊特。穷微极妙。无能称量。其诸众生。虽具天眼。有能辨其形色。光相。名数。及总宣说者。不取正觉。
我佛时。国中无量色树。高或百千由旬。道场树高。四百万里。诸菩萨中。虽有善根劣者。亦能了知。欲见诸佛净国庄严。悉于宝树间见。犹如明镜。睹其面像。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我佛时。所居佛刹。广博严净。光莹如镜。彻照十方无量无数。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众生睹者。生希有心。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我佛时。下从地际。上至虚空。宫殿。楼观。池流。华树。国土所有一切万物。皆以无量宝香合成。其香普熏十方世界。众生闻者。皆修佛行。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我佛时。十方佛刹。诸菩萨众。闻我名已。皆悉逮得清净。解脱。普等三昧。诸深总持。住三摩地。至于成佛。定中常供无量无边一切诸佛。不失定意。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我佛时。他方世界诸菩萨众。闻我名者。证离生法。获陀罗尼。清净欢喜。得平等住。修菩萨行。具足德本。应时不获一二三忍。于诸佛法。不能现证不退转者。不取正觉。“
四十八宏愿发毕,天降功德,无边功德再度降临。两股庞大的威压传遍洪荒,接引准提亦是同时成圣。
只是,成圣之后,接引看着身边的准提,不禁深深一叹:“师弟,却是苦了你了。”
然而,对此准提只是微微一笑:“师兄言重了。吾等多做所谓,皆是为了振兴西方,不是吗”
说罢,师兄弟两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第五十七章三清分家
从老子开始,接着是原始和通天,一股接着一股的成圣威压不断地席卷洪荒,到了接引和准提这里,洪荒众生都有些麻木了。
但是,不管洪荒众生麻木与否,不可否认的是,众圣时代,终于到来了。接下来,圣人之间的博弈,将会成为洪荒的主旋律。
人族,叶玄看着老子立教成圣,又看着一尊又一尊的圣人出现在这世间,感叹之余他却也是明白,该离开人族了。
人族乃是女娲所创造,现如今老子又立下了人教,人族已经有两大圣人庇护了。况且,最重要的是,人族现在已经有了属于自己的修行之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族会变得越来越强。
人族,现在已经不需要叶玄再继续守护下去了。
一个种族,要想自强,先要学会自立。叶玄,也只能守护到这个地步了。
谁都没有惊动,甚至连燧人氏三人都没有通知,叶玄就独自一人离开了人族。气息流转之间,一白袍道人自叶玄身上斩出,却是人族事了,叶玄借守护人族所得的功德和感悟一举以净世白莲斩出了善尸。
冲着善尸微微一拜,叶玄取出定海神珠,郑重道:“麻烦道友了。”
闻言,叶玄的善尸接过定海神珠,微微一笑,道:“你我本是一体,何须介怀”说罢,接过三十六颗定海神珠,便和叶玄分别而去。
看着自己善尸的背影,叶玄眼中闪烁不定。
众圣时代来临,自己的许多谋划,都要抓紧了。
离开了人族,叶玄回到了昆仑山。
而回山之后,叶玄还没来得及喘口气,便得到了一个消息三清,要分家了。
看着因为这个消息而略显雀跃的阐截两教弟子,叶玄什么都没有说,也没有出言反对。
抛开原始和通天日益走向殊途的道不谈,随着三清分别成圣,昆仑山即使是龙脉之祖,也无法承载三个圣人的气运,因此,分家,是势在必行的事情。
昆仑山,那个曾经的小山谷。三道略显萧瑟的身影负手而立。
叶玄刚来到小山谷便看到了这一幕。
默默走到三人身后,叶玄恭敬地行礼道:“弟子拜见师傅,拜见大师伯,二师伯。”
听到叶玄的声音,三人无论是老子原始还是通天都转过了身来。
看着拜倒在地上的叶玄,通天略带感慨的道:“回来了”
叶玄:“回来了。”
通天又问:“可有不舍”
闻声,叶玄沉默了。
见状,老子淡淡一笑,伸手扶起叶玄,道:“今日莫要说这些伤感的话。如今吾等兄弟三人尽皆成圣,该开心才是。”
听到老子这么说,原始和通天均是应道:“大兄说的是。”
言罢,却又是沉默了。
良久,眼看着气氛越发沉闷,老子洒然一笑:“吾已经在这洪荒之上寻得了一处灵山,其名曰:首阳山。来为吾日后的道场。清玄子日后有空可要多去大师伯那里去坐坐。”
知道老子是为了活跃气氛,叶玄便应道:“是,大师伯。”
然而,纵然如此,分别在即的三清却依然难以以平常心来看待。
见状,老子喟然一叹:“一个个的,都已经成圣了,何故此小儿女姿态吾且去了。”
说罢,转身便朝着山谷外走去,很快就不见了踪迹叶玄却是明白,老子不忍继续看到这幅兄弟分离的场面,已经先行离开了。
而见到老子如此,通天亦是开口道:“既然大兄离开了,吾前些日子在东海之上发现了一座金鳌岛,却是可以做吾的道场。这昆仑山,就留给二兄吧。”
闻言,原始没有说话,只是微微点了点头。
而说完这番话,通天亦是转身离去了。
叶玄冲着原始行了一礼,便也随着通天离开了。
山谷之中,便只留下了原始一个人孤单的身影。
良久,原始微微一叹,挥手以大法力封印了山谷,也是离开了。
身形一闪,原始就来到了昆仑山上三清殿前。
看着空荡荡的昆仑山,以及大殿之上牌匾上面那“三清殿”三个大字,原始沉默良久,最终一挥手,三清殿三个字凭空消散,取而代之的则是虚宫三个大字。
轻轻一叹,原始略显萧瑟的身影步入虚宫中不见了。
好看书吧【haokanshuba.com】第一时间更新《洪荒之我意由心》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