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书吧

分节阅读 70

好看书吧【haokanshuba.com】第一时间更新《调教大明》最新章节。

来兴儿应诺一声,留下惟功的马匹,自顾去了。

“酒上两壶,炒一盘鸡胗和腰花的双脆,叫厨子用心些,爆不脆我不会给钱的再要一盘白切羊肉,一盘牛肉,一盘卤蛋,剁几个卤猪耳朵上来,一卖烤鸭,再来个葱爆海参先将就着上这些吧,菜要好,酒也要好,要烈”

看到惟功进来,俞大猷就是开始点菜。他的声音温和而平静,睛睛也是明亮有神,满头白发也并不能掩盖他的神采,甚至典型的闽人相貌也只能是使得他更令人注意和尊敬。

“俞帅,这里未必能做好爆双脆和葱爆海参啊。”

惟功坐到俞大猷的侧面,并没有使自己的背对着门口,看到他这样的举动,俞大猷赞许的点一点头,不过他没有赞同惟功的说法,而是微笑着道:“这馆子虽然小,但戚元敬曾经点评过,说是济南府或是临清州里最好的酒馆做出来的爆双脆和葱烧海参也不过如此了”

“戚帅”

四周都是在饮酒的食客,这种小馆子里当然不会有什么高雅的诗会联句,众人都是在攘臂挥拳,划拳划的不亦乐乎。

这样的环境中当然不怕被人听到,不过俞大猷还是警告式的竖起了自己的手指。

惟功歉意一笑,不再说话。

“嘉靖年间,当时的我,还有戚元敬,我们都是三十上下,都是刚刚做了参将,戚元敬做参将比我早半年,不过老夫好歹也追上了他”

“当时他和我都分别统兵,全部都在胡总督麾下做战,我的部下有一百多少林棍兵,所以打起来比戚元敬要顺利的多,当时他的兵都是浙江的卫所兵,费了老鼻子的劲也练不好,就凭着少数勇士,那个朱冕,还有吴惟贤吴惟忠哥几个,靠他们和戚元敬的家丁亲兵来打,好不辛苦。”

“那会子老夫就嚣张的多,直说功名易取,吾辈好男儿定当博一个封妻荫子。”

“俱往矣”

在俞大猷说话的时候,张惟功也只是静静的听着,直到老头说话告一段落之后,他才拿起适才伙计送上来的酒壶,替俞大猷满满斟上了一杯。

一老一小,借着酒馆里昏黄的灯光,碰了一杯,互相一仰脖子,让酒顺着喉咙,一涌而下。

“哈”

“他娘的,好辣,好辣”

两人一个直哈气,一个辣的直叫骂,接着便是哈哈大笑起来。

俞大猷挟起一块炒腰花,几口下了肚,这才哈出一口酒气,笑道:“入他娘的,隔着几十年还是这个味道老子刚刚查过,现在的老板是当年那位的侄孙,算是把家业传承下来了。”

惟功失笑道:“这也算家业吗”

这种小馆子在京城确实提不上号,京城有名号的大酒楼有好几十家,都是三层四层的高楼,打的上等的好家私,用的盘子都是银盘,眼前这小馆子不过七八张桌子,用了临街的三开五间的房舍,破破烂烂,说是传承家业,还真的有点儿说大话的感觉。

“呵呵”俞大猷又吃了一口猪耳朵,再灌下去一杯烈酒,斜着眼道:“老子当年护的就是这样大大小小的家业,他们在老子眼里才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有喜有乐,有苦有悲,但都是活生生的人,老子为他们,才风里来雨里去,为勋贵和那些高高在上的老爷们去他娘的吧。”

这才是俞大猷的真面目吧七十左右的老翁,满头白发,神情颓唐,如果不是深知他在历史上的成就和大名,还有真性情,惟功这几天几乎以为自己找错了人。

满腹牢骚,但惟知保家卫国,一心为了百姓,当然,自己肯定也追求功名富贵,但正是俞大猷这样的人,凭自己的真本事,博一个功名的同时,也救了多少生民百姓免于被屠杀的命运这才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境界

当然,也正是因为俞大猷的这种死硬倔强的脾气,他这一生才混的这么不如意吧。几经扑跌,到现在才是一个领神机营车营的差事,其实以他的资格,如果善于巴结权贵,最少也能提督京营中的某一营,甚至协理京营,也满够格了。

“老爷子,我敬你。但愿几十年后,我教训子侄辈时,也可以象老爷子这样充满骄傲和自豪,无愧于天地,无愧于内心,就算死时,一生经历自眼前飞掠而过时,亦是如此。”

惟功高举起杯,斟的满满的,也是一口烈酒下肚穿到大明就是有这好处,烧刀子这样的烈酒尽足了造就是,管够。他感觉着一股火线从喉咙一直到胃,这初秋时节在晚上人已经感觉有点儿冷,一口烈酒下肚,浑身都感觉舒爽起来。

在他说话的时候,俞大猷也只是安静的听着,到最后,竟是眼角湿润起来。

往昔峥嵘岁月,似乎历历在目。

自己似乎还是那个在闽海边苦练的少年

学成之后,以一铁剑纵横江湖,闯下诺大名头。在少室山,他和群僧坐而论道,真正折服了少林武僧,后来在他的建议之下,少林群僧改变练法,终于成就了后世少林武僧真正的水准和名头。

甚至他建议修筑的一座禅院,亲笔题字,在几百年后,仍然矗立在少室山之上。

再下来,就是和戚继光这样的名将佩服,在江南,闽浙,两广,斩首无算,立功无数。

因为耿介的脾气难改,他一向不为上司所喜欢,三次任总兵又三次被免职,到如今,近七旬的老翁被忌惮,被人耍弄一般的调到京城来,任职也不过就是一个管带京营

但所有的一切,在眼前这个十来岁的少年嘴里这样平平淡淡的说出来,却是充满着叫老将军都热血的感觉

一切都值过了,确实,自己还有什么不满的呢

当初自己还是一个少年的时候,所想的无非就是保家卫国,拯救生民,不愧一个武者的称号。而自己不是都一一办到了吗

史书立传,青史留名的同时,民间肯定是代代相传,身为一个武人,还有什么有比这个更值得骄傲的荣誉

自己还有什么可不满的呢,无非就是一些小小挫跌罢了

俞大猷的眼中,露出了极为激赏的笑容。

他没有说什么,只是再次将自己的酒杯斟酒,与惟功正儿八经的碰杯,两人相视而笑,一切,俱都是在不言之中。

第一百章悟剑

“马芳这老小子帮你领悟了箭术之道,用的法子太粗鲁了,老夫也来帮你领悟一下真正的剑道,领你入门。”

“刚柔、阴阳、动静、攻守、审势、功力、手足身体,力量,手足,在审势之后,明刚柔道理,晓阴阳,知动静,论攻守,能审势,配以功力,伐练手足,方能成绝顶高手。”

俞大猷说的兴起,突然手一抖,一筷子向惟功的手腕这来。

“好快”惟功一惊,但觉惟功这一筷子点来,犹如长剑袭来,一股无边无沛的剑意,瞬间将他笼罩在内。

明明俞大猷的动十分简单,似乎也并不怎么快捷,但又犹如霹雳奔雷,快捷有不可挡之势。

若是一般人,恐怕这一筷子就挡不住,惟功也是凭着千锤百炼的练刀之法做出迅捷的反应,手握筷子,上挑格挡。

惟功的反应,也不谓不快。

他的刀术,是这近五年时间没有一天停止过练习,每日斩劈格挡,各种动都是做到极致,从发力到角度都是如此,可以说,从“术”的角度来说,惟功的刀法,已经不在练习二十年刀术的老手之下。

但俞大猷的筷子和惟功的筷子刚一交缠,突然往上一绷,手腕抖动,好象筷子在水中翻搅一般。惟功的筷子被这么一绞,手指再也握不住筷子,就这么被绞缠出去,而俞大猷的筷子顺势一点,正中惟功的手腕虎口处。

“这便是老夫剑术的精要。”

俞大猷呵呵一笑,道:“审势,动静,攻守,刚柔,都在适才的动之中。而剑术十三势,抽、带、格、击、刺、点、崩、搅、洗、压、劈。刚刚我用的是刺、带、搅,以审势为动静,阴阳为攻守,刚柔为劲力,最后搅飞你的筷子,便是搅劲发力,所以你拿不住了。”

在惟功沉思时,俞大猷忍不住又道:“不过,我怎么也没有想到,你居然能挡的住我的击和带,反应之迅速,实在是令老夫咋舌。”

“俞帅,再试试看。”

惟功沉思良久,再抬头时,已经是容光焕发。

这几天,对他的一生都是无与伦比的重要

先是马芳用逼迫之法教给他的箭道,现在,又是俞大猷在这里循循善诱的教导他剑道,很多东西,捅破窗户纸也就没有那么神秘了。

道和术,前者是后者的累加,但如果不是心灵足够强大,毅力足够坚强,术的累积就到不了道的层次。而如果没有足够的聪明,就算是毅力足够,这一生无非也就是在术的层次徘徊,永远也到不了道的层面。

聪明,毅力,机遇,缺一不可。

先遇吴惟贤,以惟功在术的层面上可以到达较高的层次,而惟功自己的心智和毅力又使他的积累迅速发酵成型,直到遇到俞大猷这样的大师级层面的人物,轻轻一点拨,拨云见日,劈破柴门,看见天空明月如洗

一切都明白了

惟功脸上带着欣然,一种前所未有的气息出现在他的身上,他手中亦持筷,竟是嗡然有声,向着俞大猷的手腕刺去。

速度太快,几乎是带出残影,在四周吵闹的酒客闹出这么大声响的情形下,能带出这么庞大的劲风,发出明白无确的声响,可想而知,这筷子是用了多少劲力,又有多么快的速度

俞大猷皱起眉,手中筷子一洗一点,迎击上来。

“啪”

眨眼之间,两只筷子闪电般的架在一起,但竹子所制成的筷子经不起两股大力的扭击,一下子破碎开来,整个筷身,都拧成了麻花状。

“哈哈,痛快,真痛快”

俞大猷掀起长须,由衷大笑,他是发自内心的十足欢喜。在少林寺,他已经是将自己在江湖上练剑十几年的精义传给了那群秃驴,所谓的少林枪法和少林棍法,其实就是从他的剑法中脱胎而出,虽然说秃驴们学的不坏,但武学大道,用的不是叫人强身健体,那是用来杀人的东西,教给一群会武的和尚,绝没有教给一个前途不可限量的少年武官,眼看着对方轻松悟道突破来的痛快。

“马芳那厮说你一天一夜就悟了箭道,老夫笑他吹牛皮,不定给你怎么撑腰吹牛来着。现在看来,那厮用了一天一夜才叫你领悟,实在也是够蠢的,老夫可是几杯酒的功夫就行了。”

俞大猷十分愉快的笑着,数落着马芳。

“两位老帅的教导之恩,小子真是无以为报。”

“将来你能有出息,能将我们的道传下去,就是报。”

“我身边的小子们,也有一些可造就的,我会耐心教他们,使他们也能练成武道。”

“真正成道是很难的事情,能学成武术就不错了。”

“将来小子还想带兵扬威于边关,会好好操练他们的”

“不对,不对”

谁知俞大猷对惟功的话大不以为然,连连摇头道:“打仗不是你小子想的那样,练成一群武术高强的就能获胜,如果是这样的话,少林那些贼秃也不会在一出来打倭寇时就吃那么大亏他们的用还不如一小队戚元敬练出来的农兵。”

“你老是说,练武和练兵不同”

“嗯,正是此理。”

俞大猷很久没有和人仔细说这些,布满皱纹的老脸上放出红光,声调也提高了一些,对着惟功正色道:“练武是勇将的事,三军之前,以武艺夺敌人之气,振自己一方之气。或是练成小股哨骑,夜不收,选锋,临阵之时与将领一同冲击敌阵,可获奇效。而练兵讲的是令行禁止,一切都是以军纪为第一,旗号,金鼓,击鼓进,鸣金退,毫无犹豫,虽千军万马在前,闻鼓则进,这便是强军然后才是体格,技击,阵法。讲起阵法,鸳鸯阵下有小三才阵,五行阵,都是好东西,但对北虏则以车营配骑兵为主,为什么鸳鸯阵打的是倭寇,用散兵阵线,而北方则是对付的北虏,鸳鸯阵反而不如长横阵辅助车营,火器,加骑营这样的组合好用,戚元敬在蓟镇的变化,就因如此。但这老小子太厉害,空心敌台,加上车、马、炮,这个阵式排开,弄的北虏一点机会也没有,宁愿到辽镇和李成梁杀个人头滚滚,也不愿到蓟镇来冒犯戚元敬,你道为何,因为无懈可击为帅者,到戚元敬这种地步,宇内无敌矣”

惟功这些年几乎手不释卷的在读兵法,但也是一直没有高人讲解,所以在不少事上有雾里看花之感,当然,也是有很多疑惑之处,殊不可解。

经俞大猷一番点拨,他才渐渐解开了心中的一些疑惑。为什么北方的两个军镇各自的表现不同,而这几年,辽镇年年有不少首级报过来,蓟镇却是风平浪静,朝野之中,对李成梁也是更加倚重和欣赏,相反,早就成名的戚继光在镇守蓟镇这么多年以来,却已经渐渐要有被人遗忘的感觉了。

他心中由衷感慨,

天才一秒记住【好看书吧】地址:haokanshuba.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大秦:最狠丞相,杀出个万世永昌(HP)Forgive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大宋小农民我在三国逆转乾坤我在水浒做奸商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舔狗三年,只为开启军工系统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春枝缠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谍战风云录:大宋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大汉:开局刺杀刘彻,求诛九族诸葛重生:众将士,随亮北伐!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清末土司王三国之美女如此多娇我只想算命,你却让我当国师全球沙化之我在异世攒功德三国之从购买并州牧开始三国:我刘备也是绝世武将乱世种田日常封地三年,百官跪求登基!叛军围城,我皇太子揭棺而起!最狂上门女婿大唐小说家开局贪成五亿县令,女帝求我多贪点?带着美女闯三国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倒拔三国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我在异世界召唤大明风流穿成乖软夫郎的农家书生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金玉满唐朕,剩者为王明末:边军不退朕,乃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