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书吧

分节阅读 71

淡墨青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好看书吧haokanshuba.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缓缓道:“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当为戚帅饮上一杯。”

“饮就饮,老夫这一生,要说在兵事上服一个人,也就是戚某人了。”

俞大猷感慨由之,与惟功一起举杯,任由烈酒再次由喉咙流入胃中。

酒一下肚,俞大猷便以掌击桌,一脸郁愤的道:“元敬所练步兵,乃天下强军,若是真的依他所议,最少练成五万或十万,大明几十年内都没有边患两字可言,但朝中诸公就是宁愿不练兵,也不给武将专权的机会,奈何奈何”

“小子不才,愿练成比戚帅更强的步兵,更强的骑兵,威加海内而无敌”

“狂言,狂言”

俞大猷哈哈大笑,差点将杯中酒都洒光了:“你这小子,和老夫攀谈几句就不知道东南西北了,元敬的本事乃是天授,老夫是辛辛苦苦跟在他屁股后头追逐也不过能看到点影子,你小子才多大,居然发此狂言。”

不过他看到惟功的沉静脸色时,也是有点犯嘀咕,这小子已经聪慧近妖,哪有才半顿酒功夫就悟了剑道的道理才多大,箭术和剑法已经悟道,剩下的无非就是一日接一日的加强而已。

这样的小子,说自己能练成强兵,恐怕也未必是完全的吹牛罢

惟功却也没有明说,只是想道:“我比戚帅强的地方,就是我能学到他全部的本事,而我所了解的更先进的能融入明军体系的训练和做战方法,他就远远不如了。”

他以前一直没明白的,就是大明为什么拥有很多有强悍武力的武将,杀人之术和射术都强悍无比,但和练兵之法,阵战之法,究竟该和个人武力的练法怎么融合配套这才是他最头疼的地方。

一切的东西,都要有体系,运用,在他现在的见闻来看,明军已经走入一个怪圈。将领只重家丁和选锋,哨骑等少数精锐,不练营兵。而且将领不读兵书,自己肯练武的也少了,只是要求家丁和亲兵练武,此辈之中,是有一些赫赫有名的精锐,比如李家的家丁,还有未来祖大寿练成的铁甲家丁骑兵部队。

但一万兵只练出一千家丁,哪一样合算,这自然是不言自明。

想明白其中的关节,对惟功的成长也是决定性的。

第一百零一章光耀

“有一本小册子,老夫原本是准备送给车营中的将领们传阅的,现在看来,给他们浪费了,与你拿去看吧。”

“是什么武学秘笈不成”

“屁话是老夫一生练兵的心得:,有此书,在训练选锋之法上,于你也有些帮助。”

惟功接过来翻看一下,果然是俞大猷手书的训练选锋兵的兵法心得。从选人,到练习选锋阵法,详细备尽。

惟功大喜,不过仍然有不足之念,请求道:“俞帅,人都说你车战之法海内独步,比戚帅还强的多,戚帅所创偏厢车营法毕竟没有大战过,你的独轮车和双轮车战法,却是和蒙古人在西北实打实的打过”

“这个你小子就不必练了。”

俞大猷呵呵一笑,摆手道:“吾是打算在京好好练一些兵出来,最少也得数万人,练成之后,便是老夫归园之时。但车营不论攻或守,对应的都是正经的大军,现今看来,北疆尚有事,而有事之处,只在辽镇,那里都是大大小小的土蛮部落,讲究以骑兵冲击,迅猛进击斩首之法而战之,编练选锋骑兵,以数百最多千多骑直捣黄龙的战法为最佳。李成梁父子,虽然劣迹不少,但其在辽左以此战法打北虏诸部,这样的打法是对的。”

俞大猷不愧是领兵多年的老帅,虽然不如马芳等大帅一直镇守北边,但仍然能看的问题的实质。俺答受封顺义王归顺之后,虽然其子黄台吉狡黠多智,而且素来心思宏大,是一个很强悍的蒙古台吉,但孤木难成林,更多的蒙古贵族是愿意和明朝开展互市来互通有无,而不愿以劫掠之法去冒险了。

主要也是因为明朝不妥协的和蒙古诸部打了二百来年,蒙古已经完了,缺铁,缺铠甲,连弓箭都备不齐,装备缺乏,战术落后,当年纵横欧亚的铁军已经沦落成一群拿弓箭吓唬人的牧民强盗集团,而不再是一个组织严密,战力超卓的军队了。

车阵之法,配合骑兵步兵火器,是对应的完全规模的军队,堂堂正正的阵而后战。可现在大明的边防局势是一群又一群的小规模的牧民组成的骑兵,按照季节骚扰边境,明军在防守的同时,也是时不时的用斩首战术来还击,就是俞大猷说的,用精锐骑兵千里奔袭,猛扑敌营所在。

其实惟功心里也是明白,俞大猷不论是练兵和做战的方式,都是和戚继光有很大的不同。

戚继光的练兵法,是以较小的成本,练成一支令行禁军,装备并不算精良,但可以承担镇守边疆和稳固畿内的责任,而俞大猷的练兵思想则截然不同。他以为,于其如国初和嘉靖年间那样,表面上有超过两百万的军队,但臃肿阔大,紧急时毫无用处,还不如将两兵或三兵的兵饷给予一人,足兵足饷,练成一支可以快速反应,十分精良的职业军队。

而戚继光则认为这种想法并不成熟,而且十分危险,从根本上来说,文官们也不会允许这种军队出现在大明帝国之内,虽然可能在镇压起义和应付北虏及倭寇上这种职业军队有用,但拥有职业军队就得有精细化的财政管理和与之相应的后勤组成,很明显,在当前的文官体系下,这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一个要数量,一个则以质量为先,两个名帅在军队训练之上就有完全的区别。

至于练兵,戚继光是孙吴法练兵,讲究令行禁止,法度森严,民间传说甚至有其斩杀其子的传闻,虽然是以讹传讹,但很明显,戚继光练兵讲军纪的传闻已经深入人心。

而俞大猷讲究的是以身则,恩结全军,他是当时诸帅中最为廉洁,不争功,不诿过,最坦坦荡荡的一个名帅,当然,遇到的挫折也就越多。

再往下细分,俞大猷讲究以技艺练兵之胆,讲究技艺,而戚继光讲究宣讲忠义之道,以忠诚激发士兵之胆,当然,他实际上也是传授兵士技艺,只是不如俞大猷先以技艺为先。

以俞大猷之操守,当然不会说练车营不好,张惟功将来究竟能到哪个军镇效力,殊难逆料,他只以自己的选锋之法相传,就是为了预防张惟功将来会到蓟镇。

到了蓟镇,戚继光的步、车、骑诸多练法都是详细备尽,是一座掏不光的宝库,足够惟功学习的了。

这里头的心思曲折,俞大猷不打算一一向惟功细细说明,将来这个小子到达他这样的位置和经历之时,一切都会明白,会了然于心。

惟功也没有再说什么,再次满杯,与这个名满天下,仍然不改赤子之心的老帅敬过去。

酒足兴尽之后,惟功与俞大猷一起掀开酒馆的门帘,外头立刻扑面而来一股清凉气息,夹杂着雨水,打在人的脸上。

在这种乌烟瘴气的小酒馆里出来,突然遭遇这样一场突如其来的秋雨,还真是给了人足够的惊喜之感。

惟功将手一伸,放在雨帘之下,笑道:“下雨了啊。”

“秋雨凄凉,不过,正适合撑伞独行。”

俞大猷倒是有点雅兴,其实他和戚继光一样,是这个时代明军将帅中难得的文武通才,若不然,两人也不会都留下不少军事著述的同时,还都有诗稿诗集。

只能说是异数

拿出几分银子,买了一柄破烂的乌骨伞,俞大猷沉思片刻,对着惟功道:“惟功小友,老夫不愿以子侄辈视你。因你的天资和现在的际遇已经强过老夫青壮年时百倍,未来成就,实在不可限量。今日之后,以你我身份,未必能常见面,有一语,先赠你知道。”

惟功肃然道:“请俞帅明言,小子愿听。”

“宁人负我,勿我负人。我有大过失于人,终身以为歉,人有过失于我,事过即忘之。”

寥寥数语,说完之后,俞大猷长笑一声,竟是就这么潇洒离去。

雨幕之中,这个满头白发的老人撑开雨伞,渐渐消失在了街角远处。

话虽俗,惟功却没有轻视的意思。

以俞大猷的一生经历,怎么会在这种时候说一些言不及义的废话

俞大猷用兵,谋定而后动,众人赞其“忠诚许国,老而弥笃”。在广东为总兵时,“广人攘其功,大猷不与较”。他向来不急功近利,不炫耀战绩,不要说李成梁辈,便是戚继光也是远远不及。在广西,俞大猷“亲率数人遍诣贼峒,晓以祸福,且教之击剑,贼骇服”。平海南时,俞大猷“单骑入峒,与黎定要约,海南遂安”。曾有有一些,俞大猷破敌之后,曾“散余党二万,不戮一人”。

这些记录,都是已经记录在大明实录之中,预备俞大猷身故之后,修史列传所用。

惟功早就已经派人查抄过,熟读过。

眼前这个消失在雨幕中的老人,自有他行事的一套原则,哪怕是祸福先后而至,数次扑跌,但仍然不改其志,不废其约

任何时候,这世上都有一种人,不计个福,不计自身的成败得失,只有报效国家,济世安民的理念在,就可以支撑着他面对一切困苦和难关。为什么俞大猷能在逆境中还有如此大的成就,或许就是眼前的这样的情形,只有刚刚那寥寥的几句话,可以从中看到答案。

这一瞬间,惟功只觉得全身都沉浸在一种莫名的情绪当中今晚他所获得的东西,真的是太丰厚了,一座宝库在他面前轰然打开,里头是取之不尽的财富。

在此之前,他是一个转世的普通人,在山村接触的也只是普通的山民,大家都是一样的,只想着能多猎获一些猎物,多收成一些粮食,能多换一两匹布,存一些银子和铜钱,在急需的时候能顶上用场。再下来到英国公府,他满怀着仇恨和愤怒,在张溶等人的身上又没有获得什么帮助,如果不是自己的毅力过人,还有七叔七婶给他的亲情,现在的他会变成什么样的人,真的是很难想象。

只有在俞大猷这样的人面前,他知道了什么是丈夫处世,磊磊大方,什么是处变不惊,虽在困境而一无怨恨,什么是为国为民,别无他意,什么是谦淡冲虚,以人格魅力,足以折服外在和内里的敌人。

任何时候,哪怕是最黑暗的时代,也总会有这样的一些人,发光发亮,用自己的一切来燃烧着,光耀着,使身边的一切也被光明所照亮,哪怕是所得有限,所发挥的用有限,但仍然是其百死而不悔。

俞大猷,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论战法,战功,他可能不是这个时代大明最优秀的统帅,但论及人格魅力,俞大猷,他是毫无疑惑的这个时代的第一人。

但惟功知道,自己虽然对眼前这个渐行渐远的老者充满敬佩,但未来的道理,他不会选择与俞大猷一样的走法。戚继光,李成梁,俞大猷,各有各的优缺点,但毫无例外的是他们也被这个时代所吞噬了。一身成就,就是依附于文官体系之下才得展布,在各自的晚年,他们有的走的艰难,有的前功尽弃,有的走向了自己的反面,事实说明,他们的路虽然能收效一时,却无法根除这个王朝和民族身上的痼疾

惟功要走的,是超越前人之路,在这一瞬间,他拥有着最强烈的信心和决心

第一百零二章雨夜

“贼娘的,居然下雨了真他娘的冷”暗巷之中,周晋材牵着自己的那匹难得的栗色战马,抹了抹脸上淋漓而下的雨水,破口咒骂着。

佟士禄的马是黄膘杂马,他戴着斗笠,人显的更矮小滑稽了,他向着身边的张用诚道:“用诚哥,东主吃酒的地方距离英国公府不远,怕是不会出什么事吧。”

“就是。”

周晋材接着道:“东主向来也是小心,别人虽知他出来,却未必知道他所在地方,外头的人想对付他,还得先到国公府里找到来兴儿,盘问出东主吃酒的地方,再下来才谈的上动。”

“用诚哥吩咐,咱们听就是了。”

陶希忠性子沉稳,在训练上向来听周晋材的,不过眼见周晋材和佟士禄一直说个不停,便是出来阻止他们。

“东主是说过他不在时听用诚哥的,但那只是说日常经营。”

周晋材斜了陶希忠一眼,晒道:“又不是说这样的大事用诚哥能擅自主。”

张用诚戴着网巾和小帽,但不防水,整个帽子都湿透了,雨水顺着头发一直滴落下来。他看看周晋材,沉声道:“这事儿以后再说,要是东主对此事有不满,肯定是我一个人背着。”

“咱不是这意思。”

周晋材大大咧咧道:“就是觉着有点小题大。”

“用诚哥,快点儿,东主要走了。”

不远处,王国峰没有牵马,一路小跑着过来,穿着草鞋踩在浸透了水的泥地上,吧唧吧唧直响。

“好,东主就在前头,赶紧。”

“好,你回去吧。”

吩咐王国峰先行回去,然后张用诚精神一振,大步在前,周晋材咧嘴一笑,和佟士禄一起对了个眼色,两人也是赶紧跟上,在其后,则是陶希忠。

这几个人

新书推荐

封地三年,百官跪求登基!我只想算命,你却让我当国师最狂上门女婿穿成乖软夫郎的农家书生春枝缠女帝:假太监,朕的后宫都让你凿光了清末土司王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明末:边军不退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我在异世界召唤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继兄不善随母改嫁,我跟继父约法三章我在三国逆转乾坤大汉:开局刺杀刘彻,求诛九族三国之美女如此多娇倒拔三国臭县令朕怀孕了全球沙化之我在异世攒功德谍战风云录:大宋叛军围城,我皇太子揭棺而起!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带着美女闯三国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三国之从购买并州牧开始三国:从麦城称霸世界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大宋小农民大秦:最狠丞相,杀出个万世永昌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大唐小说家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HP)Forgive我家娘子太体贴开局贪成五亿县令,女帝求我多贪点?乱世种田日常舔狗三年,只为开启军工系统朕,乃万岁!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